这是一个非常微妙且涵蓄的事,但代之而来的却是天主慈悲的回眸,这在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五十三章给予了我们一个概括的描绘:约伯的痛苦给他提供了人的成义。因他的信义,通过他所受的苦得到了验证,他恢复了人的尊严。
整个教会都和我一起在这里,在你们痛苦的身边安慰你们,分担你们失去亲人和朋友的痛苦,也渴望协助你们重建因地震倒塌或严重受损的家园、教堂、企业工厂。
以至于那些生活在绝望、痛苦中的人们,不远千里来瞻仰他那“传神的面容”,且当他们见到热诚者卡里姆之后,他们一切的忧愁困苦便烟消云散了。但是,命运之网却把这三个不同的人交织到了一起。
1953年5月27日,在病榻上度过了60个寒暑的玛利亚·安东尼娅安息主怀,享年78岁,她把一生的痛苦都奉献给了上主。圣座封圣部颁布的法令中承认了因新真福玛利亚·安东尼娅的代祷而行的奇迹。
我们相信天主,不是要脱免一切痛苦,或逃避「短暂的死亡」如疾病、年长、失望、被遗弃等。相反地,我们正正是透过经历这一切,并与为爱而被钉死和复活的基督在一起去面对,才找到这些经历的救恩和意义。
圣经的记载中找不到任何一处描写亚巴郎不情愿,很痛苦等等无法接受的情绪。对天主的顺服使整篇圣经在亚巴郎有条不紊的准备中指向祭献的最高峰,即亚巴郎举刀宰献自己的儿子。
“宣讲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意味着要逆流而行,甚至对抗那些看似无解的痛苦处境”。教宗良十四世在主教们的禧年活动中为他们带领默想,说了这段话。
教宗方济各去年十一月在罗马与男修会会长见面时,曾呼吁天主教修会的神父、修士和修女唤醒世界。在会议结束时,他将二零一五年定为献身生活年。 高克家表示,唤醒世界的其中一环是挑战它的价值观。
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主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法西斯主义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野蛮惨烈的悲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一环。
这节日又称为圣烛节,祝福蜡烛象徵基督是世界之光,而献身者向世人带来基督的光。度献身生活的人与基督「同面貌」,成为基督徒生活的标记(《奉献生活》,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