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还很年轻,真的无法接受那突如其来又无尽期的磨难——昔日活蹦乱跳,凡事不求人,对生活充满浪漫憧憬的青年,一下子被整日困在床上,连翻身都要靠别人,而且,身体的疼痛,一个又一个的并发症,时时啃噬着我将灭亡的生命
一个长久而丰富的过去永远在它内生活,而它正在时间内走向人的完善,直到历史及生命的最后归宿,它是世界的真正青春。
这静谧要将生命给予声音被泪水浸没的人。最后,宗主教祈求白冷圣婴赐给人们所欠缺的,他也呼吁国家、个人、和家庭怀有宽恕的心。
在今年复活节前几天,我们堂准备为慕道者培训的时候,看到那么多慕道者要加入教会,我却伤心没有一个是我领进教堂的。我很苦闷,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信教的好处,他们却不信呢?
人们为我们敞开大门,也敞开他们的心扉,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痛苦向我们表白,及在我们身上得到安慰和基督的恩典。在圣罗克堂区,我们讲授要理,这是另一个重要的牧灵工作。
从基督的立场出发,时刻为人服务,使人找到生命。接着,教宗又谈到了“主教”一词与“牧人”的概念十分接近。但仅凭语言是不够的,身为牧者必须是羊群的典范。
相反地,祈祷是全然信赖天主愿意我们获得益处、生命和救恩。因此,《天主经》也要求我们有所行动。这是一种大胆的祈祷,甚至也可说是在进行搏斗,因为世界上有太多没有按照天主计划的现实状况。我们众人对此都晓得。
《天主经》若没有最后这几句,罪人、受迫害者、绝望和垂死的人又怎能祈祷呢?这最后的祈求正是我们感到有限度时的祈祷,而且总是如此。”
我认为两者基本上没有分别,都是本着准确、持平的态度去报道;两者都需要交待适当的背景资料,才能使读者明白,达到交流沟通作用。我观察到国内外的教会媒体,在选用新闻方面,注重普世性和社会性。
这位神学家接著表示:「我们跟随本笃十六世的步伐,从一个事实出发,即:生命各方面的人类学观念,包括婚姻观,都取决于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