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2日,教宗方济各表达圣诞的祝福时,曾直言不讳地列出了教廷的十五种疾病:自以为不朽、不可或缺及有免疫力;过度勤劳;灵性及精神变得僵化;过度规划及功能主义;协调不力;灵性脑退化;争名逐利;生活上的精神分裂症
教宗由此评论痛苦中的望德和喜乐中的欢呼,说道:「当我们处於种种磨难、困难和苦难时,喜乐与望德的结合对我们生命的影响正是如此。」「这不是自我麻痹。
春节前的一个主日,我在午休时,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傅油的电话通知,出于本能的紧张,于是马上驱车前往。
教宗说,当我们诵念《信经》时,最後一部分我们念的特别快,因为它让我们害怕。我们不敢设想未来,去想从死者中的复活。
这四位修女均来自于老教友家庭,在回顾自己的圣召之路时,年纪最轻,多才多艺的郑央央修女表示,自己很小就渴望做修女,家里人很支持,在等候慢慢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不断参加教会举办的青少年教理班,夏令营、圣召营等
90年代初“信德”创刊时,我的岳母就在北京宣武门南堂“索阅”,她看完后就传到我手中。当我翻开看到有很多好文章,老人家用红色彩笔勾划着,有时在空白处还写上几个字作为评论。
世界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我们不求永远的富足,但求病痛时得你的医治。强健时能为你做事,但求失败时有你的扶助;成功时归荣耀于你。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举行清晨弥撒时指明,战争始於人心,为此我们都有责任守护和平。教宗也讲述了孩童时听到战争结束的一段经历。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1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特别强调了怜悯、接近和归还。他也祈求上主赐予我们怜悯人的恩宠,接近许多受苦的人,把他们带到天主渴望他们获得尊严的地方。
如同一位有耐性的陶工那样,天主「照料祂的受造物,把泥土放在轮盘上制作,捏塑成形」;当器皿没做好时,仁慈的天主会温柔地重新捏塑。「天主是我们司铎培育中有耐性又仁慈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