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渴望与天主的永久合一,但却不知道如何实现。幸运的是,我们之前的圣人们已经走过了这条路,并把他们的智慧传给了我们。
一年一度的圣心月到了,虔诚的公教信友,除了对圣母从小已知敬爱外,还敬礼耶稣圣心,这是很易理解的。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於2月2日献耶稣於圣殿庆日下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为奉献生活者主持弥撒圣祭,结束奉献生活年。
正如司铎年和信德年有其特殊的时间点和象征意义,奉献生活年也有其特殊意义:2015年是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闭幕五十周年,而梵二对奉献生活的重视程度与全新观念是前所未有的。
他是世俗人中的楷模,是平凡人中的骄傲。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从小就体弱多病,所以父母给他起名王平安,希望他的一生能够平安!成家后不久,因为生活所迫,他离家出外创业。
然后就是几位巴格达的基督徒青年提出他们受迫害、渴望远走他乡的困惑。第四个问题是关于耶稣死后去了哪里,我们世人在死后也会同他一样去那个地方吗?第五个问题关于耶稣的复活,提问题的是个意大利人。
他强调说:遇到耶稣,是在灵魂里。他的讲课让听课的近两百教友(慕道者)受到震动与启发。其实,与基督相遇,可能是一个双向的命题,没有圣神的恩宠与引领,很容易引人误入歧途。
他就这样有意识地压抑着他成为真正艺术家的欲望。他知道这样做才能维持他所爱的家人的生活(当你的愿望与现实冲突,而又不得不暂且放弃自己的愿望)。
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当天福音的内容。在福音中,耶稣对门徒们说的话“总能触动我们、令我们反省”:“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么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路十二49)。
教宗钦定的奉献生活年拉开了帷幕,然而在我们身边却遭遇了不小的尴尬。奉献生活年开启之日,正逢将临期教会新的礼仪年的开始,在当日的弥撒中,司铎们很少将目光投向奉献生活年,甚至于在弥撒讲道中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