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从黄家村再次启动外出福传的行程,乃是由于四十年前一段往事的激励,所以认为自己不仅要注重文字福传,也该兼顾口头宣讲,借此强化自己和教友的信仰素质和福传热火。
如果教友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不够,就难以在社会中做光、做盐,又何谈见证呢?自身尚且没有的东西,又怎能拿来给予别人?因此,首先自己要将福音生活出来,然后才能将福音传播给人。
从很现实的人的基本修养与素质来看,祈祷成为我们塑造我们完美人格与提高自身修养的必不可少的方法,这也难怪为什么每一种宗教都会有祈祷的敬礼。
夫妻俩为了提高学员们的信仰素质,为学员们购买了圣经、慕道手册、圣歌本,“索阅”教会报刊,添置电脑、光盘等供学员免费使用。
我们常常聚在一起互相分享信仰生活,参加团体定期举办的其他内容的信仰活动,使我的信仰素质不断提高。记得在我39岁时,团体在山西修院举办了一次避静。
第四、修道人更应看重素质培养、个人修养、人格的整合。因为只有良好的家庭才有良好的社会,只有良好的个人才有良好的团队。修道人更应学会生存,学习生活,学会做人,否则其他德行免提。每天检讨自己内心想的什么?
徐牧:我们计划抓好堂区教友的培训,在他们中间选一些传道员,进行要理讲授,培育他们的信仰,他们自身的素质,他们的服务意识,首先在自己的堂区服务,通过团体,服务他人。
这样的教友应该信德好、信仰素质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要担心教友带慕道班会将道理讲错,开始的时候慕道班中的教友带领者,只是负责对望教者的信仰分享,到了一定时候再讲要理,就可消除这种担心。
社会普遍以一个人的生产力来衡量他的素质。他续说:“当人们着重物质利益,把精神的需要搁置一旁,这就是本地教会一个很大的挑战。”
作者自叙这一警示之后,更对人家的公民素质、环保意识、认真程度感到惊讶。户主虽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老太婆,但她的实际行动竟是如此的感人,而此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