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信教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同广大不信教群众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活动和宗教信徒迅速得到恢复增长呢?这说明在中国民众中存在着普遍的宗教需求。
1978年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共产政府对天主教持更开放及容忍的态度,1980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安排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第三次会议,做出以下决定: 「为了宣扬耶稣基督福音,继承宗徒传教事业,适应中国圣教会的需要
没有人会否认,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战略选择,曾经凝聚了所有国人的目光与期待,而且,在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这一战略选择也确实曾经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刘雅敬神父是杨家坪的一位苦修会会士,为信仰坐过18年牢狱,改革开放后在家乡传教,是田炜帅的第一位圣召培育者。刘神父身残志坚,言传身教,热衷福传,特别注重青年圣召。
在这风风雨雨的百年里见证了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历史:晚清、民国、抗日战争、国内解放战争、文化革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至今。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这五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令世界触目的,但也迎来不少国家的猜忌和不安。然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国人的精神素质并未随着经济的改善有大幅度相应的提升。
健全的小团体是堂区亮点改革开放后,抚顺教会开始了复兴之路,因多年的运动,教堂近20年从未开放,教友们的信仰生活已经钝化,即使教堂已经重新开放,也有很多人因为心里的阴影不敢进堂。
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了,看看我们的教堂增添了多少新教友?很值得反省。总之,要想教会复兴,首先必须活出基督,要秉持一种走出去,请进来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胡庄教友赵庆振神父的带领下即开始着手重建。1989年,政府批准了重建尖山圣母堂,并于同年初开始兴建,由赵庆振神父和赵庆正神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