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要牢记:公共敬礼和祈祷,克己苦行和自愿接受的辛劳以及人生的忧患,使人肖似受苦受难的基督(参阅格后4:10;哥1:24),这一切能使他们接近所有的人,有助于全世界的得救。 (梵二文献摘登)
十年前,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古巴时,也在这同一所大学发表演讲,贝尔托内枢机主教引用先教宗当时的话说:“天主教不与其它任何特定文化认同,但它怀着敞开的心接近所有文化”。
对祂而言,祂的受光荣,意味着献出祂的生命、让人更容易接近祂、奉献祂的爱。这爱在十字架上达到了顶峰”。
我们着重指出两个要实现的重点:一是确保基督信徒团体得到实际的支持,另外是接近他们,在任何类型的不公正面前,甚至在暴力面前不要沉默。问:大公合一将是你们在圣地访问的其中一个主要议题?答:该当如此。
我们两国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以及历来分享的团结互助精神令我们对大地震给当地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深感痛心。我们向你们充分表达我们的慰问之情,并希望能借此给你们带来安慰与和平。
教宗最后表示,需要做的,就是接近“伤心欲绝”的人,在巴伦西亚有很多人的生活被撕碎。“你们要将自己奉献给他们,就如基督在圣体圣事中所做的那样”。
“一如既往地,有些元素使我们彼此接近,有些元素或许让我们有所不同、保持距离。这将是个对话和一起寻求新共识的契机,始终惠及共同福祉与世界和平”。(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基督徒在圣地中的使命是当和平使者,在没有支持或反对下使人们更加接近;纳赫拉神父(RaficNahra)描述了他的团体的信仰经验。
教宗着重解释这最后一个时机,强调接近、怜悯和温柔是天主的风格。教会若达不到这一点,就无法成为接近人的教会。接近“不仅是言语,也是临在,这样才能与社会和世界建立更多的友谊关系。
我们是否可以说,从这件事上也看到教宗愿意了解他人,他竭力了解别人,好能够与所有的人接近?答:确实如此!他一向特别与受苦的人、受苦的教会同在,因此,也与一些国家中受苦的人民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