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耶稣已经向我们证明死亡并非最终的结局,天父的慈爱必将转化我们的面容,并使我们与祂在永远的共融之中生活。基督徒的一个重要标记,就是我们拥有与天主最後相遇的那份热切期待。
你们若宽免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宽免你们的;但你们若不宽免别人的,你们的天父也必不宽免你们的过犯。(玛6:14-15)人与人要和睦,生活中要忍耐,学会宽恕。
但愿我说“天父”时,我已凭信心,一天比一天活出我和天父之间的关系,毫不畏惧别人的闲言闲语。但愿我说“在天上”时,我的心已超脱世俗,洞察人情。
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复活了,祂以敞开的双臂拥抱所有人,将他们视为与天父和好的弟兄。基督在十字架上敞开的圣心是爱的泉源,使万物焕然一新。圣心的创伤流出的不再是死亡的迹象,而是生命及重归于好的源头。
亚巴郎的故事使我们看见“有求必应”的另一个幅度,但他的生命只是人类面对天主的一个开端,真正的高峰当然是耶稣基督,他面对天父更是“有求必应”。谁听见他在革责玛尼庄园的祈祷能不动容呢:“我父!
与人良好沟通的秘诀——同理心(三)几种常见情绪的处理与调节(四)修道人与其他人的友谊、合作关系三、修道人和天主的关系——体验主爱、天天愉快(爱天主)(一)耶稣基督天父的化身
天主子耶稣基督启示祂自己,是“子”,是“父”派遣祂到世界上来传达天父爱人的旨意,祂请父派遣“圣神”继续救世工程。
(玛廿18)四旬期:更新信、望、爱的时期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耶稣向门徒宣告祂的受难、死亡和复活,为完成天父对祂的旨意,祂便藉此显示给门徒知道,祂使命中最深刻的意义,并且召叫他们一起承担这使命,以拯救世人。
“坐在主耶稣的左右两边”,也是希望做主耶稣的左膀右臂,和主耶稣一起完成天父的事业。主耶稣不希望跟随自己的人做糊涂的门徒、做迷茫而无所事事的门徒、做不求上进的门徒。
接下来,李老师以“天主是爱”为中心,用圣经生动而详实地演讲了天父是如何在生活中与我们相遇,并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我们,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子———耶稣给了我们,且为赎我们的罪而残死在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