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提出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是否帮助无法回报我的人?我是否成为一个穷人的朋友?”
天主圣神,恩宠的施予者,求祢帮助我们活出无偿奉献的精神,也要爱那不给予我们回报的人,因为福音结果实是藉着纯真和无私的爱。从所结的果实能认出树木:从无偿的爱能识别出我们是否属于耶稣的葡萄树。”
教宗指出,首先便是不求回报,因为「传教动力不在于获得的逻辑,而在于付出的观念」。第二个特色是谦逊温良:「那是投身于服务的关键,其目的不是霸占空间,而是开启进程」。
为此,我感谢天主,特别想到里斯本教会,作为组织和举办它的巨大努力的回报,她将获得新能量去继续新旅程,再次以宗徒热情撒网。
当你放下自我,追随基督,不求回报的时候,天主会在适当的时候,以不同的形式,赐给你更为丰厚的偿报。参与圣诞子夜弥撒的教内外朋友很多,有些人为了座位的事发生了一些抱怨,我就与她们轻声解释,要相互体谅。
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天主的深情大爱。耶稣说:凡因我的名,弃舍了自己的家园,兄弟姐妹,双亲幼子,和田产的,他们将得到百倍赏报,并将来享受永生。
对于一些人,我们没有回报他们应得的爱。我们都是罪人,所有人都有缺欠:不要忘记这一点。我们都负债,所有人都有亏欠要还,因此我们都需要学会宽恕,以便得到宽恕。
老人热心慈善,不求回报,用一生的奉献建立了天上永不朽坏的宝藏。曾与曹老师一同服务的教友张致力回忆,曹老师和老伴儿坚持主日进堂,九十多岁还乘公交去教堂。司机见他们年事已高,曾劝他们别再坐公交。
比如:每天安排时间祈祷,即使很忙;为主日弥撒牺牲娱乐时间;甘愿原谅、不计较旧怨;乐意服侍贫苦而不图回报。这些都是“舍弃”的开始。
我们既蒙受了天主的大爱,蒙受了耶稣基督为我们成就的救恩,我们就应该回报主恩,用天主对我们的爱来爱一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