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提到,《若望福音》记载了安德肋去找自己的弟弟西满,并对他说:我们找到了默西亚!遂领他到耶稣跟前。耶稣注视着西满说:你是若望的儿子西满,你要叫伯多禄。这是一种热情的目光。
教宗引用耶稣圣婴圣女德肋撒的话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基督信徒的召叫是三位一体的理由:与耶稣相遇的奥迹,天主圣父藉着基督召唤我们与他共融,为此他愿意将自己的神赐予我们。
我们要效法印度德肋撒姆姆——用我们微小的行动去成就伟大的爱。
正如印度德肋撒修女所做的:她关爱那些印度教徒或佛教徒的印度人,并不是为了改变他们的信仰,而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天主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天主子女当有的尊严。不过,最终肯定会有领洗的。
因为我们总不能明白天主计划的深远,他往往会在我们蒙受奇恩异典之前,先给我们一些苦难,正像圣女大德肋撒由亲身体验所总结的名言哪里有痛苦和十字架,那里便有天主的恩赐与照顾。
他们向天注视着他上升的时候,忽然有两位穿白衣的人站在他们面前,对他们说:‘加里肋亚人哪!你们为什么站在这里望着天空呢?
我们最初把街头的孩子们组织起来,然后有德肋撒修女会为穷人办的食堂,还有沙尔德圣保禄女修会的补课学校、慈佑会士们的培育中心、一系列幼儿园。
在德肋撒姆姆的微笑里,我们岂不是能够感觉到永恒的东西吗?当然,活在神的时间里,并不意味着出离物理时间和人的时间,尽管有一天,人终究要出离这两个时间。活在神的时间里,意味着升华其他两个时间。
在耶肋米亚哀歌里,先知形容民众的裂口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说,因为你的创伤,浩大如海,又有谁能够治愈你?(耶2:13)这罪恶为你们将如一堵高墙上突起而将倒下的裂口,顷刻之间就会突然坍塌。
神师让我看约伯传,蔡修女让我看耶肋米亚先知书,我越是恳切祈求天主让我知道到底我哪里做的不好,情况越似糟糕。快到圣诞节了,到了堂里,我还是一贯地去触摸圣堂里圣母态像踩着蛇头的脚,轻叹地跟她说: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