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圣事建立在耶稣的死并复活以及他的圣言上,因此与那些看似表面相似,但实质相异的各种旧教/异教礼仪不同。拥有圣事及作为奥迹的教会在信德内承认并经验到耶稣基督一直活着,一直生活在教会当中和世界内。
在深入的神学研究中,也有些学者和生活的圣言相遇了,他们体验到这生活的圣言就在人世间,可他是一位分担了人类痛苦的天主(也因此产生了这些译著:DietirchBonh?
鲍芭德修女表示,呼吁世界和平并不像人们认识中的是闲散人无所事事的消遣,如果在我们的团体中没有正义与和平,我们自己不先去度这样的生活,我们就没有权力去给别人宣讲。
好叫我也在那里宣讲,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主耶稣的选择使我们看到在基督徒生活中需要面对各种诱惑而做出明智的选择。(1)安逸和热情会阻止人前行。
我们幸而有教会宣扬天主的圣言、举行圣事,并借着以爱德行事所做的信仰见证(参:迦五6),使她就像是拉住这扇门,让它敞开着的手。但世人却想退缩回自己的世界,把天主进入世界的门、世人走向天主的门关闭。
天主爱人,因此向人传达祂的圣言,也因此「侧耳」俯听人。可是,人类为了不要聆听,反而宁愿逃避关系、置身事外和「塞住耳朵」。
教宗本笃十六在第98届世界移民与难民日的文告中强调,教会要重视在流动人口中的移民福传,因为“今天的移民现象是天赐的在当今世界中宣讲福音的良机。”
虽然如此,在那神圣之夜的隐秘和寂静中,一道辉煌、永不熄灭的光为每个人点燃了;一个载着幸福的伟大希望来到了世界:圣言成了血肉,我们见了他的光荣(若1,14)。
毋庸置疑,人类社会中有无数宣讲甚至推崇报仇雪恨的思想观念,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血债要用血来还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人敢于挑战建立在复仇和偿命基础上的死刑,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现在教友们的福传意识非常好,他们在宣讲、见证、行动上已经走在了不少神父的前面,成了福传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