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朱慧在铁道学院读研究生时与米波相遇、相识、相恋。上天不仅给了她一个托付终生的丈夫,同时也把信仰带给了她。米波是一个非常虔诚的教友,他的母亲为儿择偶的条件是:姑娘长得怎样无所谓,但必须是教友。
2015年毕业于上海东海学院的吴智文在宁晋边村的黎明之家的服务中,让青春尽显风彩,让生命折射光华。
1934年入景县神哲学院。在1943年的大饥荒年代和艰难的岁月中,辗转于景县、献县、天津和北京,顽强地完成了学业。历经人生坎坷,考验和磨难,最终1947年在北京晋升铎品。
果然,父母梦想成真,我们兄妹四人在上世纪50、60年代相继考上建筑学院、石油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大家莫不称奇,这是全能者为我们做了奇事,我们由衷感谢赞美主。
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注:北大的前身)则成立于1898年。教会在华办学与传教几乎同时开始。
她们将原有的棉花厂改建为一间修院及初学院、一所孤儿院、一间英法文学校以及一间圣保禄医院。在整个修院范围的中间,她们兴建了一座宏伟庄严的圣堂,并命名为基督君王小堂。
当我在西安神哲学院读书时,母亲得知我放假的时间,她就提前给我打扫房间。一般情况下我都是下午才能到家,可是她却吃过早饭就在大门外翘首期盼,唯恐错过看见我回家的第一时刻。
我在一次讲学会上,碰到了耶路撒冷BatKol学院的创立人MaureenaFritz修女,她听说我已经有了希伯来文基础,主动提出给我一期奖学金,但需要我自己找到去耶路撒冷的路费。
教宗方济各5月23日上午再次私下到圣母大殿祈祷,把他即将进行的圣地朝圣之旅托付给圣母玛利亚。教宗在圣母大殿内作了15分钟的祈祷;祈祷结束后,他奉献给圣母一束玫瑰花。
教宗方济各为此寄发唁电,向罹难家属致上诚挚哀悼之意,并为他们祈祷。这封唁电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寄给台北总教区总主教暨台湾地区主教团主席洪山川总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