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书评】读陆徵祥的《回忆与随想》
2016-11-17

尽管深知事件十分棘手,怎么办都将招致国民大众对我的误解和愤恨,但我认为牺牲自我,来接手这项注定失败的谈判任务是不可推卸的责任。那是一场极其艰难,耗时费神的谈判。

天主教唐山教区2023年灵修年牧函
2023-01-02

我们经过祈祷、超脱世俗、顺服天主旨意走向天主,这与走向自我是同一个旅程。天主要与我们分享他的生命,灵修生活就是要活出天主子女的生命,也就是好好地做“天父的子女、耶稣的兄弟姐妹、圣神的宫殿”。

一个世纪教育伟人的信念—追悼美国圣母大学老校长海斯堡神父
2015-04-02

他挑战大家,要大胆,要进步,但他也会像朋友一样安慰别人。

白岩松:主义和宗教谁先消失?
2015-04-24

(四)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回顾与展望
2005-06-17

这句话一下子把他们的注意从‘别人的罪’转移到‘自己的罪’,从判断别人转到认识自己,这是挑战,是由于关心而对他们发出的问题,他们听到了,但是恐怕只听到了一半,他们心中的‘天主判官像’根深蒂固,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谦德去改变这不完全的天主像

教宗方济各2017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以非暴力作为缔造和平的政治风格
2017-01-01

这也是政治和宗教领袖、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和媒体主管人员的一项行动纲要和挑战:执行相关的业务及所负的责任时,要实际应用真福八端的精神。以和平缔造者的态度来建立社会、团体和企业,是一项挑战。

天主的“优”与“次”(玛13:44-52)
2020-07-24

之所以有这个挑战,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天主的真、善、美、圣。我们一旦尝到了上主的仁慈,为了祂毫无保留的放弃次等价值也就轻而易举了。

周至教区吴钦敬主教2024年元旦牧函
2024-01-03

生命之中所出现的不确定性开始挑战他们的信德,面对耶稣复活的消息(路24:22-24),二位门徒表现出不知所措、无法理解。他们决定离开耶路撒冷,一路上面带愁容、唏嘘不已。

缅怀国际友人翁德光神父Fr. Larry Lewis MM(中)
2024-12-19

比如,每天会院的英文弥撒对我们就是一个大挑战。读经和讲道根本听不懂,每天参与弥撒就像看个稀罕,完全没参与感觉。到了12月8日那天,我们就去找翁神父,问他能否为我们俩做一台中文弥撒。

教宗方济各接受《公教文明》期刊访谈(全文)
2013-10-31

这种张力不断地将我们从自我提出来。令没有自己的中心的耶稣会确实强健的,帮助修会更有成效地履行使命的,正是犹如父子和兄弟情谊般的‘诉心’这一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