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达弥盎神父被感染麻风病之后,他非但没有伤感,反而喜乐地向他所服侍的患者们宣布:“我已经真正成为你们中间的一分子,我们之间再也没有区别了。”
看到圣神带给堂区的持续活力,教友得到的恩典,原来痛苦不堪的人得到圣神的恩赐之后,感受到主的同在,充满喜乐,有力量为主做事,服侍教会,真诚希望中国教会的主教神父们推动神恩,让圣神的风吹进中国教会,让圣神的火燃烧中国教会
这些努力「虽然有时看不到,却在大地激起那总是不断在散播的美善」(同上,212号),鼓励人活出「一种先知性和默观的生活方式,满怀喜乐却不沉迷於消费主义」(同上,222号)。
我相信是耶稣与他同在,带给他的力量,圣神赐给他的德能和喜乐。他和许多神父一起传教,牺牲小家热爱大家。信心坚定,奉耶稣的名驱除恶魔,给人治病。
静默中我不断望着主,我的灵魂又害怕又喜乐。过了一会儿,耶稣对我说:“照你所看到的模样,绘画一幅画像,并附上题字:‘耶稣,我信赖你’。
这种模式会导致的结果是:如果见到了成功,也许会稍有喜乐;如果自己的辛劳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悲观失望就会随之而来。
我们常常被急躁所捆绑,希望天主马上答应我们的祈求、立刻解决我们的困难(痛苦、不正义、战争、宗教迫害),稍有慢待,就生气抱怨,如此,天主就好像一个店小二,我们一进去,天主就得赶快热情招呼,点上一碟平安、二碗健康、三两喜乐
同时在安兰英的鼓励下,也愿把这份喜乐带给别人,首先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和婆婆吵架的这个儿媳妇和丈夫全都领洗进教。
大家得知喜讯后,全都喜乐满怀,特有成就感。资助她的人中有几位在北京上班的,有在外地出差的,全都赶回来与涛涛欢聚庆祝。“如果是一个普通聚会,这些人不会请假回来。
其实,对于信耶稣、爱耶稣的人,这个“看见”承载了多少的富饶:满足、喜乐、得胜的确定(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39)。毋庸置疑,唯有像玛利亚那样,爱之深切的人才能有所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