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他笃信只有基督教才教人以怜悯之心,同情弱者,照顾伤者,对人温柔、体贴、容忍、博爱,可是八路军也同样同情穷人,无偿为群众治病,爱护伤病员,对老百姓温和、善良、耐心,而且还教导、保护人民。
亲友们给他买的新衣服,他素来都是只留下一套换洗的,其余的全部慷慨捐献给穷人,他至始至终毕恭毕敬恭敬天主,他随时随处赤真赤诚关爱他人,是爱主爱人的典范和楷模!
许多热心的教友,在四旬期间,将节衣缩食以及牺牲娱乐的钱,施舍给穷人,并去抚慰老、弱、贫、病的人。甚至经济能力并不好的教友,也尽力将自己所有些微的衣食和比自己更穷的人分享。
几十年来,神父用自己的钱,用向别人求来的钱,帮助了多少学生,多少穷人、病人,多少修女修生,帮助建筑了多少圣堂、修院,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有天主清楚。
我们知道,德兰修女虽然只是个来自偏僻乡村的瘦小妇女,单在她的一生中却能用她那颗几乎是无限的爱心,去救助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穷人及将要死去的孤独者。
有些修士以小团体──「友爱之家」──的方式,在穷人当中生活。自从1950年代以來,数以千计来自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前往泰泽,参与为期一周的聚会,一起祈祷和反省。
圣玛利亚医院在1909年之前只有4幢简朴的楼房以及50张病床,此后发展为中国主要的大学教学附属医院之一,到30年代中期已拥有700张病床,其中400张病床是专为穷人设计的。
它区别于传统的慈善事业,不是直接布施给穷人济贫,(或者)捐一笔钱给孤儿院,或者是捐一笔钱给残疾人,它是带有系统的,用他们的话来说是科学地花钱。
工薪阶层还要拿出10%的月工资施舍给穷人。根据突国劳动法规定,斋节凡在外国公司打工的突国居民,每天中午一时下班,工资按全天付给,这是应该的、合理的。
他生于贫穷,长于微贱,死于羞辱,一生勤劳苦干,是个地地道道的工人,而且经常与穷人、微贱者为伍。他在世上只活了三十三年,却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村落中,度着一种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