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当天若翰的听众一样,问他说:「那么,我们该做什么呢?」
我们若翻开四部福音,唯一的一次“今生及永生”均能享福的例子,是发生在那次伯多禄问耶稣,他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他,将来能得到什么?耶稣答说凡为了他的名舍弃一切的人,今生必要得到百倍的赏报,来生并接受永生。
这样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剥夺了我们的自由,使我们形同瘫痪:我们怎么能弄清楚“书”上写着什么,从而保证不犯错误呢? 圣经没有把天主的计划看作是一种在时间之前已完全制定好的现实,而是把它理解为许诺。
“1993~1994年,什么都有的时候,心里很恐慌。出去排解,打高尔夫,开跑车,跟家人到荒岛度假,强装欢颜,却只能找到happiness(快乐),而找不到精神上的joy(喜乐),其实好惨。”
法官把别人对他的请求看作麻烦,天主却不如此,天主愿意我们向祂请求,祂这样做不是因为祂有什么需要或祂喜欢听人的「哀号」。
天主所要求我们的,不是我们为祂做什么(祂是全能的宇宙造主,要做什么很容易的!);而是要我们的心:爱心和忠心。
有人讽刺我说:“他给了你什么好处?否则你怎么如此积极给他跑路呢?”当然也有人夸我说:“你好人有好报,起码多活十年。”那时我的委屈,我的叹息,又能向谁诉说呢?
三天的避静很短但却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它帮我们洗涤心灵的污秽,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洁净”。
但他都想些什么呀?祂知道我会今天站在这里吗?他知道我会继续祂的传教工作吗?「王神父…」我听到一个声音在喊我,定神一看,原来是Mike在提醒我该吃早饭了。 早饭后我们去了旦城及各兰高地。
我真想也为大家做点儿什么。”说完老人拿出钱来委托堂里的张叔叔为大家购买经本和宣传册,还特意为全堂教友求了平安弥撒。当她听说有慰问团要去孤儿院慰问时,立刻又拿出三百元钱献给孤儿院,资助那些可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