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不愿意我们受困于外在事物、日常习惯,在意义重大的选择前无所作为。天主不希望我们在生活中甘心认命,压抑心中渴望改变生活的悸动,认为「一切都不值得奋斗」。
交流中,让我们更受感动的是:“我们的爱心小组,每周都要接受在敬老院拿来的老人们的脏衣服,有的时候,打开那些塑料袋内看似很整齐的衣服,里面却发出阵阵恶臭——因为那衣服里面包藏着老人的大便啊!”
(格前1:22-24)人们的得救是因信基督而成义,因圣洗和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结合,从罪孽和法律中被救,成为一个新的受造物。因此基督徒也要相称地活一个新生活,在圣神的指导下,活出天主子女的自由。
小结在梵蒂冈,这些宣报词,包括逾越颂在内都是以拉丁文写成,并以教会传统音乐样式——额我略曲调咏唱,优美中略带哀婉,宁静中又含热情,堪受典藏。
也许是受四奶的感染,也许这个故事实在太感人,母亲和我们三个也流下了眼泪。我们望着蛋糕都沉默了,过了好一会,也许四奶从那个思绪中恢复过来了。
圣经把天主的爱也同母爱来作比较:“正如人怎样受母亲的抚慰,我也要怎样抚慰你们”(依66:13)。“妇女岂能忘掉自己的乳婴?初为人母的,岂能忘掉亲生的儿子?纵然他们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
有的神职动不动就向别人发怒,有的修女凡事都与人斤斤计较,哪怕受一丁点委屈或吃一星点亏都不依不饶,有的所谓热心教友整天无所事事,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这是多可悲的事啊!这些怎能不叫耶稣伤心难过?
同时本堂黄炳章神父在主日弥撒以外,又亲自主持了特敬慈悲耶稣圣心敬礼为灾区人民祈福,此敬礼每星期天下午一直到现在还在持续……2、本着“爱人如己的精神和施比受更有福的信念”,黄炳章神父每年献血两次,教友们看到神父的表样
正是受这一情形的鼓舞,1683年,南怀仁以耶稣会中国教区区长的身份上书罗马教廷,请求速遣传教士来华,并极力宣传中国皇帝的开明与慷慨:“凡是擅长天文、光学、力学等物质科学的耶稣会士,中国无不欢迎,康熙皇帝所给予的优厚待遇
团体筹得四百多万经费以购入新址,但认受程度仍有待加强。“有信徒认为,教区既有书店,教友不必自行开设”。对此,杨干事表示,“教会工作多元化,有利发展教友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