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富人也道出了我们每个人寻找真道的渴望。首先,主耶稣基督肯定了这位富人称呼祂为“善师”。善,是通往永生的路。然而,主耶稣却进一步向这个人澄清,“善”,其实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
为此他勉励各有关方面继续勇敢地一起走在通往公正与持久和平的道路上。教宗最后表示:“贵国政府和人民提出的思想,其影响力至今仍越过英伦各岛。”由此可见,需要他们“为公益明智行事”。
蒙古族作家杨道尔吉有力地回顾德日进在遥远的鄂尔多斯地区的旅程,并引用了中文翻译的《在世界祭台上的弥撒》。
1984年,何全林的表嫂送给了他哥一本早晚课经本一本要理问答,作为慕道教材。当家人第一次听说天主教信的是真神时,都非常高兴,对两本教材倍加珍惜。
1980年,更因着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St.JohnPaulII,1978-2005)将他的第二道通谕颁布为《富于慈悲的天主》(Divesinmisericordia),于是,慈悲遂成了整个罗马天主教从民间敬礼到教义立场的融贯意识
本来,何笑华是可以随着其他伤员到后方治疗的,但他坚持不离开战场,他对连长恳求道:保家卫国的任务一天不完成,我一天不下战场!终于,他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取得了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
第二篇丈夫斥责道:你烧的这哪里是青菜?蜡黄蜡黄的。妻子立刻回答:你每天回家这么晚,当然不会知道它们在我的锅铲上也曾经‘青春’过。
他谦卑克己,纯朴善良,救灵热切,克尽铎职,以自己的德行和传教心火,带动了堂区教友踊跃投身福传事业,每年堂区都有数百名成年慕道者领洗进教。教友们称他为活圣人,是司铎的楷模、教友的榜样。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达乐修士(后为神父),髫龄慕道,除攻读神哲学外,还穷究语言之学,复寝馈于汉诗。
教宗为“亲爱的罗哲弟兄”的去世感到悲伤教宗本笃十六世今天在冈道尔夫为昨天在泰泽(法国西部)被害的罗哲兄弟表达了他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