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热心教友家庭,受父母熏陶,信仰根基牢固,是唱经班的骨干,读经、编写信友祷词、奉献等活动样样积极参与。结婚后我仍然保持着热心,为进教堂方便,买了辆电动车。
主教上任后,首先重视了男女圣召培育——成立备修院和女修会,同时优先将堂区教友骨干会长们组织了起来,通过培训、分享、交流来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让教区上下团结和活跃起来
一次,他给我讲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解放初,平凉教区的主教、神父、修女和骨干教友们集中学习。正是麦收的季节,课程结束却遥遥无期。
经过灵修培训的福传员们,已经遍及市区各个堂口,并且成为堂口的福传骨干,更可喜的是有的福传员被外地教区邀请并成为那里的福传骨干力量。
孙志杰领洗后,心火非常大,和妻子积极参与堂口的各项活动,致力于福传,在范家圪堂区河东片区发挥了骨干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先后有十多位教外人领洗入教。
5.给会长骨干带避静。在山东带避静时有一个游戏,用红纸剪了一个大大的家字,祭台前放置圣经和圣家像,12对夫妻平时各忙各的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坐下来静静地目视对方。
李永毅神父经常走访山区的教友,关心他们的信仰生活;神父也积极协助教区每年举行青年骨干培训活动,受到了众人好评。
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各堂区的教友骨干。课程主要有:天主教教理、圣经、教会史、圣母神学、礼仪和默祷。每周六全天上课,授课者皆为在国外有过极深造诣的神长和教友。
据参加学习的张炳元老师讲,进修班预计两年时间,每个周五、周六晚上按时学习,由主教、神父轮流,系统讲授神学教理,深化信仰,培养福传骨干。这在其他地方还是很少见的。
解放前,青村天主堂由法国神父管理;解放后,有邱凤鸣等神父牧治;骨干教友顾明和、周洪其为堂务小组负责人,分工甚细,有唱经组、辅祭组、读经组、教理小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