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期间,我们纪念和庆祝真光(救主)已经来临,圣言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他来是为拯救处于黑暗和死影下的人们(即逾越奥迹的开始)。
众所周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表现的是主耶稣在逾越节前的晚餐;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都取材于《圣经》,成为罗马教堂的经典雕塑。
实际上,在逾越节之前,他们还充满热情,认为耶稣将彰显祂的大能,但节日却成了他们生命中最悲伤的一天。耶稣於是展开了祂的希望疗法。教宗说:在这条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一次希望的治疗。谁来治疗?是耶稣。
他们以祂的名义重行救赎人类的祭祀,为祢的子女们准备逾越节的盛宴,以爱德领导祢的神圣子民,以善言养育他们,以圣事再造他们。他们为了祢,及弟兄们的得救,而努力效法基督,并坚定地以信德及仁爱为祢作证。
战胜自我、牺牲自我,提升人性向天主性的逾越以彰显教会的神圣性。(1)为福传事业作准备。保禄在阿剌伯旷野隐修3年,准备5年。启示我们走圣召道路要不断增强毅勇、悟性的道德品质,精通民俗礼仪和适应多元文化。
“无酵节”:无酵节(逾越节的一部分)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庆之一,纪念天主带领以色列子民出埃及。这时耶路撒冷聚集了大量犹太人。灵修启示:这段经文巧妙地与耶稣的受难相连。
这一天是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教宗的要理讲授自然以耶稣的苦难为主题。他强调,在耶稣的苦难奥迹中,我们看到全人类的痛苦,他们藉着耶稣的复活将获得救赎。
复活的基督藉着祂的逾越奥迹已经居于历史,而教会,由共融与和平的圣事所构筑的教会,通过传播仁爱福音的宣讲,彰显天主的拯救计划。因此,宿务圣体大会将探讨圣体与使命的关系。
颁奖礼当晚,得奖者上台逐一接受奖项及献唱得奖作品,以及表演嘉宾「逾越知音合唱团」轮流献唱。有四百多来自澳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海外的教友出席。
教宗鼓励众人在庆祝逾越奥迹的复活期第二周,想想我们的团体,包括教区、堂区和家庭等团体,祈求和谐融洽的恩宠,那是圣神赐予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