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引向默观接着,教宗方济各谈论了圣座展馆的主题:用我的眼睛。「我们都需要被注视,也要勇敢注视自己。」
胡连合神父讲道中说:死亡并不可怕,我们要明白死亡的意义,学会放下,微笑着去面对一切事情。死亡也是一剂良药,把我们不能办到的事实进行改变,使我们到达永生的天堂。
教宗本笃十六世以信德的眼光和敏锐的经验,阐述人们往往不愿意去思考的死亡问题,死亡所造成的恐惧,空洞啃噬心灵,以及来自天主圆满的安慰。
五、藉着默观天主的圣爱,圣人圣女爱的见证,活出圆融的生命“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依9:5)。这个婴孩带给世界救恩,给众人带来喜悦与和平。
爱尔兰天主教会本届生命日的主题为「珍爱生命、接受死亡」,关注人临终阶段的课题。
爱尔兰天主教会本届生命日的主题为「珍爱生命、接受死亡」,关注人临终阶段的课题。
死亡有如撕掉一些东西﹐而遭受暴力的死亡尤过其甚。纵使死亡是由一位畸形的人所引致的﹐总不免有些不公平的思绪,甚至令人有一份无望之感。面对暴力﹐我们只能报以和平。罗哲修士从不歇息地坚持这点。
英国天主教会於7月26日主日举行生命日,今年的主题特别献给即将结束的生命:滋养生命,接受死亡。主教们藉着这项活动,对英国下议院将於9月11日投票表决关於协助自杀的提案作出回应。
生命是短暂的,人终归要面对死亡。谁也无法逃避被审判的命运。首先人面对的是私审判。人的灵魂要离开肉身,独自到天主台前听候天主公义的判决,有功的受赏,有罪的受罚。然后是公审判(又称最后审判)。
教宗说:我们怀着不平静的心情想起那些因种族和宗教遭盲目屠杀的受害者,他们被放逐、坐监,在那些背离正道没有人性的地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