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8:14-15)耶稣教我们如同小孩子一样向父祈祷,因为你们若不变得像孩童,绝不能进天国。
她热心,看不惯不公义的事,常打抱不平,如为受虐的孩童与他的家长理论、替穷人找医疗、替没銭下葬的亡者找政府协助、以及为帮助学校、教堂而捐地等。
我们也要学会祝福身边的人,将喜乐带给每一位年轻人和老年人,每一个孩童和中年人。和主耶稣一起,以庆祝婚宴的心态善度每一天,将祝福和喜乐带给我们所遇到的人。
我们不能让现在发生的敌对局势继续对已力竭难支的国家人民——尤其是孩童们,造成冲击。我们在他们的眼中看到这么多的痛苦。他们用眼光问我们:“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的死亡?为什么这么多的毁灭?”
孩童时候的这件事,使我深信:世界确有天主和魔鬼,天主是爱人的,而且天主能战胜魔鬼。在2004年10月下旬,妻子对我说,瞻礼日你跟我一起去教堂吧。我对她说,我相信天主的存在,等我退休了再说吧。
也就是在这件事上,我邀请教会的各个团体欢迎及接纳年轻人、孩童及他们的父母,试着了解他们生命的际遇,帮助他们进入所处的社会中。
也就是在这件事上,我邀请教会的各个团体欢迎及接纳年轻人、孩童及他们的父母,试着了解他们生命的际遇,帮助他们进入所处的社会中。
这些人里面有成年人、有孩童、有老人、有妇女、有平民、有贵族。他们视死如归,无怨无悔;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永垂青史。试问:哪个教会刚一创建就遭到了如此严重的打击?哪个教会能经住如此深重的灾难?
教宗也很挂虑忍受战争痛苦的儿童,他於今年10月4日主日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的机会上表示:我想到很多忍饥挨饿、遭遗弃和剥削、被迫卷入战争以及被排斥的孩童。看见这些带着不安目光的不幸孩子们实在令人心痛。
也许人在孩童的时候,须要依赖着大人们的照顾,我们的能力有限,甚至无能为力,因此我们的生命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他人,但长大后此时此刻的我相信已经是不同了,我肯定我有其基本的价值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