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来看他的自行车,其前后都挂着一个“主爱世人”的牌子,特别醒目。“是的,而西藏是坐车去的。周游各地教会让我大开眼界,各地的福传方式牧灵经验都不同,相信这些经验会对我以后的牧灵工作有所帮助。”
他用浅显的话语表述道教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伦理,那就是:人人安分守己,又在天地诸神的监督下努力创造条件争取长生;不但自己平安,也希望别人平安;不但世人都得平安,也希望天下万物平安。
教宗提醒他们,天父是以一个怀抱婴儿的父亲形象显示给以色列子民,祂是以一个“温柔的形象”向世人显示的。因此,教宗说:“不要害怕温柔,继续前行!
若望保禄二世多次表明,山峦之美令我们发现天主对世人的爱。今天的活动也是促进人们重视大自然价值的机会。」普塔申尼克蒙席最后指出,沃依蒂瓦教宗曾在大萨索山的许多地方「留下他的足迹」。
天主慈悲是波兰籍圣女傅天娜修女在一九三一年在神视中看见基督后,宣扬开来的,当时耶稣还要求傅天娜修女告诉世人这样祈祷说:“耶稣,我信赖你!”。
堆积如山却让祂一人,来独自承担为此,祂开始忧闷,战栗恐惧因祂与我们一样,有着血肉之躯:面对痛苦,都愿回避背负耻辱,同感忧戚而祂独有的圣洁无罪更使祂的感受加倍敏锐是的,祂和我们一样,也和我们不同祂的圣善,祂对天父和世人的爱都无限的超越
正由于耶稣从苦难死亡逾越到复活,以血救赎世人,待宰羔羊转化成坐在天主宝座上的光荣羔羊(默5:8,12,13)。
人类处于一个最富戏剧性的时刻,战争持续不断、社会与经济失衡、无节制的消费主义、能使人类生存变质的新科技,这些都是当今时代的特征,教宗此时颁布这道通谕,要求世人改变视野、愿景和目标,找回最重要且最必要的所在
谈及玫瑰经,崔神父说:“玫瑰经是天主教灵修瑰宝,由多端奥迹串联,以圣母玛利亚的视角,回溯耶稣基督救赎世人历程。”
我们都必须视自己的存在是具有意义的,甚至是担负重任的;我们要为这世上带来光明、为世人祈祷,让世人重获新生命,带来福音的喜讯,治愈世人的苦痛,并使世人得救。(N.273)这是教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