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慈悲并非是展示其世俗的倾向、不是将教宗的计划强加于人。如果没有慈悲这一源泉,基督信仰本身的、不可比拟的经验也就不存在。
圣保禄宗徒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我一再问自己,我真的与基督一同被钉十字架了吗?我没有!
听众纷纷效尤,也成为后世人聆听《阿肋路亚》时的惯例……他不是诗人,未曾写过一首诗歌,但多少赞美的诗篇为他而唱出,其数量之多如繁星点点,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以至基督宗教被誉为音乐和诗歌的宗教
不过,我说的顺服,不是指任意对他人的顺服,更不是指对欲望的顺服,而是对天主旨意的顺服。可是什么是天主的旨意呢?我们怎样能在一切事上分辨出天主的旨意呢?
教宗本笃十六世说:“天主是希望的根本:不是随便的那种神,而是有人的面孔,并爱我们到底的天主——他既个别性地爱每个人,也爱全人类。
在黑暗压倒性的力量下,耶稣出乎意料地谈及光荣,不是失败、不是仇恨,而是爱。这份光荣所投射的,是光明的未来,而非充满失败的过去。
撒玛利亚人原是被犹太人卑视的「仇人」,而慷慨帮助那落难的犹太人的不是犹太人的司祭和肋未人,而居然是一个最无可能的撒玛利亚人!换句话说,这「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是一个「好心的仇人?」
耶稣说这些话不是为了谴责,而是为了表明,真实的爱不能没真理。不久之前经过了一番精心准备的晚餐厅,突然笼罩在由疑问、猜疑和脆弱所交织的痛苦沉默中。当背叛的阴影笼罩在最亲密的关系时,这是我们也熟知的痛苦。
哦,不是,你不是仅余遮羞布一块。在你的身上还有太多的遮掩。那数不清的或深或浅的道道血迹,那毫无规律的或缓或急的条条血痕,更有那被唾液、嘲讽的幸灾乐祸所浸润。
他指出传福音不是叫人改变宗教信仰。 教宗说:保禄宗徒之所以教导我们走这条福传之路,是因为耶稣就是这么做,而且保禄十分清楚福传不是叫人改变宗教信仰,他对耶稣有信心,因此没必要辩解,寻找理由为自己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