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年,圣若瑟修院再次取录世界各地的修士来澳修道和接受培育,李主教认为是次展览对修院别具意义。
来自圭亚那瓦皮蝉(Wapichan)原住民团体的卡西梅洛女士讲述了她作为协调人负责当地原住民儿童双语培育课程的经验。
各种基督徒培育的基石都必须是这个与天主相遇的基本经验和圣事生活。」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教导信仰内的弟兄姊妹善度祈祷生活,每天与天主亲密交谈。在这方面,教宗勉励在灵修生活中由平信徒去陪伴其他平信徒。
“事实上,如果我们因教会、重视基督徒夫妻培育的运动和社团的临在而感谢天主,我们也必须有力地表明,堂区本身就是宣讲和见证的教会场所,因为基督徒夫妻已经生活在这个区域环境中,他们配得上散发光芒,应成为夫妻和家庭美好和相爱的活跃见证人
当某个人说:「我接受了这个培育,我属于这个运动团体,所以我高人一等。」这种优越感绝非基督信仰。相反地,基督信仰属于子民,一个由天主白白拣选的子民。
推进我国天主教的中国化进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努力推进民主办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一方面来说,「难以说服人听取堂区信友的建议,并懂得分享构想和倡议」;就另一方面而言,也「很难找到受过培育、热心投入,又渴望带给团体积极贡献的平信徒」。
这个研讨会也有爱德-社会性目的:报名费和自由奉献金将用于支持黎巴嫩的若干项目和青年培育。(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为了推动圣召,必须非常注意有关教会即共融这个奥迹的牧灵工作,这项工作很重要,因为谁生活在协和、共同负责和热心的教会团体中,一定更容易学习到分辨天主的召唤教宗在圣召祈祷日文告中强调:培育圣召必须不断地教导人聆听天主的声音
要面对这个挑战,就应该克尽我们的本分,就是与人们接触、加强教育、基督信仰的培育,但也需要在我们的机构、堂区、教区、修会、学校和教友社团中鼓励传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