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从靴子上认出来,这个老人就是斯特潘维尼奇。他的靴子破旧不堪,马丁曾给他补缀过一次皮。附近的一位商人收留了他,他平时的工作就是帮商人做点事。这时,他正在清理马丁窗前的积雪。
20年过去了,现在参加主日弥撒的比例大概是25%到30%,而且大部分是老人。由此可知,世俗化的问题非常严重,必须进行新福传,教会必须有新样貌;极度需要为这已改变的现实找些新方法。
穿着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范会长走在人群中,就是一位普通的山区老人,如果不是随行的人向笔者介绍,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堂区的会长,更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多个人的午饭就在范会长家里吃,大锅菜和大馒头。
每主日我进堂,总能看到我的老校长,搀扶着老伴一块儿进堂,他们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但他们进堂时间却只有七八年,老两口都那么虔诚,没有特殊情况不会缺席,我总是和他们坐在一起,有空就聊一聊,分享晚年的信仰生活
圣诞节期间,恳请教友多关怀有需要的人,探望独居的老人或孤独的亲友,与他们分享圣诞的喜乐和希望。 为履行桥梁教会的使命,在今年十月于梵蒂冈举行的世界主教会议中,我报告了中国教会一些家庭状况。
第二天我到了我老爸家里,我管老爸又找的老伴儿叫王阿姨,老人家是信天主教的,平时读圣经时攒了很多生字,于是我也就很耐心很认真地帮她老人家用别音字替代。
临走时,老人还委托我督促他的女儿、女婿进堂:“我把他们交给您了。”就这样,我们居然成了好朋友,我们虽是初次见面,却是无话不说,一见如故。从此,每个主日,他的女儿、女婿便进堂参与弥撒了。
如果做出不符合基督门徒的事,就会造成悲剧后果,比如依照巫术错谬的判断,做出社会排斥,残杀婴孩、老人的行径。教宗本笃十六世说:人类生命在每一个阶段都是神圣的。
教宗不忘指出一些个人主义思想的弊端:租金的炒作,「青年在融入工作越来越困难」,老人的孤独以及对边缘化和贫困情况的漠不关心。教宗说需要重新发现与天主的关系,「第一步是创建一个更人道的社会」。
当场只有两位60岁以上的老人回答领过洗,其他年轻人都没有。高神父补充说:领洗后才是名符其实的教友。又问:你们村子几年没有本堂神父了?教友说:不是几年,而是50多年没有正常的宗教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