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亚马逊河深处的河畔小镇圣伊莎贝尔-里奥内格罗与马瑙斯的圣若瑟神学院相距600多公里,但两者却是不同的世界。罗利森·阿方索(RolissonAfonso)的神学院之旅就是在那个河畔小镇开始的。
恭读圣路加福音1:26-38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
3月19日,也是大圣若瑟的瞻礼日。妈妈担心妹妹不能从手术台上下来,请神父给傅油后才送她进手术室。爸爸请求南宁的教友为她祈祷,并请神父在医生动手术的同时,为妹妹做求恩弥撒。
1934年前后教区先后成立男女修院、华峰学校、若瑟会、育婴堂等机构,教区及下辖堂区亦建有小学。基督的福音已在这里深深地扎下根,并枝繁叶茂地成长。 1937年教廷谕令四平教区分立林东教区(监牧区)。
参观展览的彩云圣若瑟小学六年级学生颜嘉润表示,她将于今年五月领洗,这次展览让她更了解本地教会的历史。颜嘉润此行亦随导赏员参观主教座堂,看到具有历史意义的领洗池及告解亭。
劳工主保大圣若瑟,为我等祈。(陈道明推荐)
为玛利亚和若瑟提供住处的人,都是富有怜悯与同情心的外雇员工;他们在自己的宿舍里,腾出了一张床垫。圣诞马槽情景的不同角色,反映出我们社会的不同方面,当中的人物大多属于弱势社群。
图:若瑟神父第一次听说桑干河这个名字是因为作家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此“桑乾河”即桑干河,那是初中时读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之后语文老师又因此介绍了同类型的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那条河的名字也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气喘吁吁地赶到修女的住处,见门已上了锁,修女已经走了。带着一颗空落的心,我缓慢地往回走着,思绪又回到了半月前。那天我正在家里看书,随着一声“有人在家吗?”的问话声,两位来我村传教的修女走进院来。
2015年5月5日至5月13日,来自全国23个城市的兄弟姐妹齐聚北京,其中4位神父,一位修女,一位导游,其余35位教友。年龄28岁到78岁,涵盖老中青三代。在主眼中,我们都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