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9:23)在玛窦福音11章30节他又充满鼓励地说: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的轭是甘饴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在这两段话中,耶稣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既铺满荆棘而又开满鲜花的圣召之路。
(参考:玛/太14:6—12;谷/可6:14—25;路9:7—9)后者案例的主人翁是与耶稣同龄的一群婴儿。
(玛26:28)说明了基督的死亡所具有的和解能力。
不过,基督并没有单单留给我们十字架,也赐给了我们三件信物:他的圣神(谷13:11;若14:16,26;16:7-15),他要与我们时刻相随(玛28:20;若14:18-20),和福音必将传于万邦的诺言(
这种风格激发人的良知,如同复活的基督同厄玛乌的门徒们所作的那样,通过与他们接近和交谈,逐渐引导他们了解他的奥迹,细致入微地启发他们将埋在心底的话说出来。
耶稣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得罪某人,或与某人有冲突,我们应去找那人,趁着和他在一处时,把两人的争执讲出来(参玛18:15)。我们这样做既不压抑情感,也不忽视情感。
事实上,耶稣在世时,宗徒们有了问题,就直接去找耶稣求答案(玛18:21;26:22。/谷9:11;13:4.)。可是,耶稣升天去了,他们有了问题去找谁呢!
那时在圣玛加利大堂没有参加任何善会或信仰团体,信仰生命得不到滋养,不但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生命更感到迷茫。就在这信仰干涸的日子中,天主再一次召唤了我。
那时在圣玛加利大堂没有参加任何善会或信仰团体,信仰生命得不到滋养,不但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生命更感到迷茫。就在这信仰干涸的日子中,天主再一次召唤了我。
圣多玛斯在解释和阐述《宗徒信经》的时候,论到诸圣相通功这个信条说:由于众信友共同形成唯一的身体,所以其中的益处彼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