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大学奠基于依纳爵传统。为此,教宗期许该校师生善于「省思和分辨」;「每位学生在毕业以前,都学会如何负责而自由地按照良心作出最好的抉择」。
教宗先从当天第一篇经文(依三十五1-6,10)阐释,所有人蒙召超越一切疑惑和沮丧,因为天主的救恩“覆盖整个人,并使人重生”。教宗接著表示,我们蒙召皈依,这是圣洗者若翰和耶稣宣讲的基础。
依撒伯尔和年迈的匝加利亚也生出了洗者若翰。人到老年即使衰弱,也能成为救恩史的工具。”此外,在谈及长者时我们必须学会改变动词时态。教宗说,“不要只用过去式,好似长者只存有过去的生活和陈旧的档案。
漏斗花通常在5月31日的圣母访亲纪念日期间盛开,当时玛利亚去拜访她的表姐依撒伯尔,所以这种花也就很贴切地被人们称为“圣母的鞋子”。很多花也都是以玛利亚命名的。
教宗引用不久前才获得“合一”荣衔的圣依勒内(Irenaeus)主教圣师的话,教会是“一个兄弟车队”。“在这车队中,以天主宁静的方式,合一成长并逐渐成熟。
礼仪中,教宗祈祷说,“富于仁慈和大爱的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求祢使教会因着圣神的作为,享有内在更新的喜乐,并以救恩和救赎为标志,行走于世界中”。
此前的几周,教宗以圣依纳爵为榜样,谈论了「分辨的若干元素」,如:祈祷、认识自己、渴望、生命之书、神枯和神慰。
开端祷词依照旧约先知的预言,默西亚的名字,将称为“厄玛奴耳”(依7:14;8:8-10),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耶稣的诞生应验了此预言(玛1:22-23;路2:6-11)。
当时的教宗依诺增爵四世派遣若望·柏郎嘉宾会士作为他的和平使者来到蒙古人当中。总之,早在公元13世纪教宗与蒙古皇帝已有接触。
PROMISE(许诺)-天主有否透过圣经给我们一些应许,作为我们生活的力量、盼望及依恃。COMMAND(命令)-有没有一些命令,要提醒自己去遵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