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慕道者敷油直接表明,基督徒不能幸免于斗争,基督徒必须努力:他的存在与其他人一样,将不得不下降进入竞技场,因为生活是一连串的考验和诱惑。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2024年圣诞子夜弥撒讲道全文:上主的天使,身披光明,照亮黑夜,向牧羊人传递好消息:“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祂是主默西亚。”
我们众人也这样说,即使是主教、司铎、献身生活者:从被傲慢、虚伪和骄傲所占据的位置中释放出来。如果我们没有向弟兄姐妹、大地和整个受造界请求宽恕,我们便不能呼求天主的名。我们开始走向主教会议。
我们不再手持棕榈树枝,而要携带着胜利的奖品献给那死亡的克服者。今天我们还该摇晃着我们的心灵的树枝,和儿童们一起高呼说:「因上主之名而来的、以色列的君王,当受赞美!」
内心有所敬畏者,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线。知道敬畏和尊重生命,才能保护道德的良知,才能构筑幸福的人生,才能维系稳定的家庭,才能创建美好的社会。
有的死讯是通过险恶的喜悦之情显露出来的,但受梦者乐在其中,不肯相信乐极生悲、欲仙欲死而一意孤行。心理学大师荣格曾为一个登山爱好者解释过这样一个梦。
在被问及是否赞同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空袭时,教宗说:在这些情况下,我只看到了(伊斯兰国)不正当的侵犯,阻止不正当的侵犯者是合法的。他表示,目前形势很严峻,国际社会必须一起做出反应。
他说:我是在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修直上主的道路吧!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被派遣来的有些是法利塞人,他们又问他说:你既不是默西亚,又不是厄里亚,也不是那位先知,那么,你为什么施洗呢?
(谷8:27)他们回答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玛16:14)的确,当时的人对耶稣尚未有正确的认识,各持己见。
而人际交往恰恰是在生活层面展现福音的方式——不信者通过与信者的人际交流感受到福音。此外,天国作为基督信仰的终极目标,其一大显著特征便是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