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7:37-38)罪妇在救主跟前没有言语,只有倾流的泪水,表达心里的悔恨:在背后站立,觉得没有脸去见主人,自己卑贱可鄙;下跪用头发擦耶稣的脚,对主无限崇敬,难表爱主之情;给主脚上抹香膏,纪念耶稣的苦难
我们诵读这段福音,便终於发现了耶稣的名字的含义是上主拯救,明白这赦免罪过的方式正是耶稣的苦难。耶稣的这句话并非一个单纯的公式,也非某种外在事物。
安慰则是恩宠,懂得在任何境况下领悟和彰显天主怜悯的临在和行动,即使遭遇无比的失望和苦难。现在,圣保禄提醒我们,《圣经》以特殊的方式把坚忍和安慰传递给我们。
对那些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苦难的人来说,喜乐的爱德工作是生活出福音最真实的方式。我想看到耶稣,但是要从内部看到他。进入他的伤口。
他说,自己的孤单感和远离家人的痛苦,跟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苦难相比,显得苍白无力。他指出:耶稣为我被钉在十字架上。他的痛苦远远超过我的痛苦。
在这段旅途中,我常常想到圣方济各:他帮助我持守福音,在我心中体验到耶稣基督的爱,同时我正在经历着访问的各个时刻;在我心中有基督的福音,为所有孩子向天父祈祷,尤其是最贫穷的孩子,为不公义、战争、苦难的受害者祈祷
也许,只有当人面对苦难的时候,才会反省人生,看到生命的真意。
不幸的是,在基督信仰的第二个千年中我们几乎都是以苦难、死亡、禁欲、作补赎来度宗教生活的。
当我们默想耶稣苦难时,我们就有必要把焦点清楚地放在这段祈祷上面,在这段祈祷中,耶稣在他人性的灵魂中看了我们一眼,也体现了他与天父的旨意“合而为一”了。
我随身有一张传为教宗良十三准于罗马的一封耶稣基督的信,详细纪录了耶稣苦难,如头部受伤20次、流下的血滴达23430点等等,不论其是否属实,主耶稣身体所受之苦是确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