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重提去年10月的亚西西祈祷聚会,再次坚决谴责以宗教为名义的恐怖行动。 教宗在向驻圣座外交使节团的成员们发表的讲话中也谈到教育青年有和平意识的重要性,他强调,重要的是要从家庭开始这项任务。
耶稣曾谴责这样的牧人,关於他们耶稣教训群众说:凡他们对你们所说的你们要行,但不要照他们的行为去做(参阅:玛廿三3)。
显然,我们期待教宗对秘鲁和其它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创伤给予谴责,这创伤就是腐败。我们也期待教宗对秘鲁的另一非常明显的社会问题予以谴责,这问题就是对妇女的暴力。
今日的先知拥有提出谴责和愿景的两项能力。青年人兼具这两项能力:他们晓得要谴责,虽然有时表达方式不妥当;他们同时也懂得探索未来,目光更加长远。
讽刺的是,魔鬼也会向我们讲真相,但只是为了谴责我们。我们知道来自天主的真理并不谴责,而是接纳、怀抱、支持和宽恕我们。”
匝凯感觉他被发现了,或许料想会受公众谴责。人们也曾这样希望,但令他们失望了:耶稣要匝凯立即下来,耶稣几乎很震惊的看到他在树上,并对他说:”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
但是当君士坦丁国王因着十字架的出现使他获得了胜利,因而回头进教后,立即将十字架的酷刑取消了。它不再是羞耻的象征,才渐渐被教友们所接纳,而成了一种美丽光荣的装饰品。现已遍及全球,随处可见。
詹姆斯“受难史” 在拍摄酷刑场面时,詹姆斯背部有块薄板护着他的皮肉,不过鞭打他的“罗马士兵”连续两次失手,结果皮都扯了下来,留下14英寸的伤疤。
对耶稣而言,祂受到的最後酷刑正是在十字架上甚至也不被理解。可是,这个令人震惊的事件被误解了。那麽,我们为什麽会误解呢?神父讲述了一个实例。一对夫妻来找他谈话,妻子从丈夫的手机短讯中发现他另有新欢。
文告最后指出,海上使徒工作为没有声音的人发声,谴责滥用职权和不正义现象,维护海员的权利,要求海运工业和各国政府遵守相关的国际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