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83年的岁月在天主眼中是宝贵的。他在教友们心中树起了一块丰碑,实现了做司铎的价值。为神父送葬的那天,各会口的教友都赶来了,送殡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足足有1公里多长。
更有甚者,还有人有意无意地将慈悲视为软弱,将宽恕看作妥协,总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挥舞着教条和伦理的大棒来斥责他们眼中的罪人,却忽略了如何去同情他们的不幸并帮助他们的亟需。
听到神父这样说,我完全明白了,在天主的眼中,一个灵魂也不能失落,全世界的价值也不能和一个灵魂相比。经过三个月的休养,我已完全康复,我又踏上了工作的旅程,开始了我的异乡生活。
圣经上说:惟有诺厄在上主眼中蒙受恩爱。也正是借着诺厄讨天主喜悦,人类才可以在今世存活,世上的一切生物才会延续到今天。诺厄为什么如此讨天主喜欢呢?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施舍、祈祷、守斋三者,在当年的犹太人眼中,是一切宗教生活的基础。耶稣决定要改革这些行为,希望他的门徒行善功只求天父知道,而不可怀有求人赞赏之心。
我来到这个家庭,发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饥饿的光。我给他们带去一些大米,母亲分了分这些大米,然后出去了。当她回来后我问她:‘你去哪了?’她的回答很简单:‘他们也饿。’她把部分大米分给了邻居的孩子。”
住在这里的都是蒙主恩的老弱病残者,从他们的眼中流露的满是幸福,感恩之情,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英俊而谦和的年轻教友,他安排我们居住,吩咐我们就餐,我们要求先见见神父,他却腼腆而轻声说:我就是。
是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参加弥撒的那种真实的、质朴的、直指灵魂层面的某些东西,他的选择是另类的,人们都喜欢晒高大上,而他偏偏往简陋落后的乡村去,没有金碧辉煌的教堂,没有万众向往的档次,有的只是安静的、清心的、简朴的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在我眼中
这种执着在世人眼中似乎就是愚蠢或者疯狂,是不值得的,然而我们的好牧人却完全不顾这些,为了我们这些迷失的羊,流尽己血,舍得性命。这也是父给他的使命:天父不愿意这些弱小者丧亡一个。
在郭修女眼中我是一个乖巧懂事、敬主热诚的好孩子,深得老人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