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摆放着圣诞老人和装饰精美的圣诞树,可说是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就连以往播放的流行音乐也放成了圣诞歌曲,想想每年的圣诞节我也会满怀激情的在教堂里唱,而今在这繁华的商场里听到,心里却有种苦涩的滋味,想到人人都沉侵在这悠闲喧闹的生活中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指出,若想获得天主的宽恕,必须身体力行《天主经》的教导:也就是要诚心痛悔己罪,明白天主始终宽恕人;我们也要怀着同样的宽大胸襟宽恕别人。
阎:主对罪的刑罚就是:人与主永远的分开,也就是死亡。这个死不仅仅是人们以为的生老病死的那个死,比如你同学的奶奶前几天的死就是这种死。卢:那还有什么死呢?阎:还有第二次的死。
他们因为尚未除去罪的玷污(小罪),或为了生前未做的补赎,或因没有充分悔罪的心情,暂时还不能接近至圣的天主。他们应先炼净自己的罪污,才能与至圣的天主合一。这些需被净化的亡者灵魂,就是“炼灵”。
罪人与慈悲的相遇教宗方济各把耶稣与罪妇的相遇作为慈悲禧年的图像,阐明这图像所表达的不是罪与公义的一次抽象会晤,而是罪妇与救主相遇,正如圣奥斯定所言,是罪人与慈悲的相遇。
通过拜苦路使我们明白:主耶稣为了我们众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他自己的血做了祭献,他的爱是如此的伟大。可我们在生活之中,却常常忘记主为我们背负的苦难,为我们的罪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
该段强调救恩的普世性,不再局限于以色列,而是扩展到一切民族(即“万民”),具有末世论与默西亚性的视野,预示着新约教会的普世性与天主国的实现。第18节:上主这样说:“我要聚集万民和说各种语言的民族。
直到教会改革时期,第一种认知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客观和信条般的认知强调信仰的正统性;然而,新教的改革家则强调对於我的基督,因此更加着重於承认祂的恩惠。之後便到了启蒙运动的时代。
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与神圣性我们受邀去跨越耶稣这道大大敞开的门,“去重新发现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一个生命的神圣性,恢复人类大家庭的基本价值”。
灵修意义:这节经文是先知对社会罪的控诉。不是个人私德的堕落,而是系统性不义,例如压迫劳工、操控市场、利用法律陷害穷人。在今日的语境下,这呼唤我们反思:是否我们也对穷人的苦难视若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