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滕公栅栏已经成了在京逝世的中外天主教神父、教徒的公共墓地。1900年,包括利玛窦墓在内的滕公栅栏墓地被夷为平地。
今天我们正在把天主从公共职能中移除,从我们的结构中移除。这样做极其危险,因为如果没有天主,人就会居于中心,成为参考依据,这将引发不健康的意识形态、奴役其他人的意识形态。
为全力抗击武汉肺炎,做好防控工作,全国“一会一团”和各教区陆续发出牧灵指导及通知,各堂区、修院、团体停止了公共弥撒及大型聚会。目前,全国各地教会尚未有教友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的病例。
1769年,方济各会的克莱孟十四世登上教宗宝座,为了防止罗马文物在国外扩散和销售,他开始建造罗马的第二个公共博物馆,新的博物馆从宗座大楼进入。
鲍照华先生的公函解释说:“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为一根据香港法例成立的非牟利公共机构,在每年考试后,会把会考试题予以刊印并公开发售,以协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并非作牟利用途。”
当我们回顾曾经的贝尔格里奥枢机主教时,就会发现他的所作所为无不反映出圣方济各的正义、神贫、谦逊及服务的精神:多年来,为能接近穷人,他住在简陋的公寓而非豪华的主教公署,自己做饭,上下班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更何况流行歌曲的娱乐成分、曲子的对象不是天主而是人;每一台弥撒礼仪所选的曲子的风格与节奏应与本次礼仪相融合,唱经班是为礼仪服务的,目的是在礼仪中把人导向天主;在弥撒中倡导使用礼仪之内的圣乐,而在圣祭之外,比如团体敬拜、公共祈祷及聚会可用礼仪之外的圣乐
““在公共生活中,一切都在遭受着去神圣化的危险:人、地、许诺、祈祷、生活的实践、语言、圣书、宗教仪式、宗教的礼仪和象征。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世俗化。神圣已被删除。宗教生活变得越来越淡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认为,近年来,个人求助活动大量涌现,个人求助平台特别是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活动频繁、筹款数目巨大,实际起到公开募捐作用。
他们把可以净化人生的谦卑的服务精神,把公共赋予的神圣责任,当成明标暗标的商品去出售。似乎价格越高,人生就越有意义。 然而,问题再一次指向根本:这样做,你真的快乐吗? 古人说,心安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