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彻底根除这样的思想:我们拥有什么,或者,我们创造和拥有那些特点,就使我们成其为人。(待续)注:选自《等待另一个圣本笃——寄语学术中国》标题为编者所加
三荣耀的罗马四大圣殿当女儿问我这次去罗马还是改去威尼斯时,我立即回答,陪我去罗马吧,因为上次一天半时间很多地方没去成。还有,我想听到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声音。
在柯高浩、柯文从成都到宝兴的途中,听说上世纪四十年代邓池沟天主教神甫易洪光至今仍健在,住在邛崃市天主教堂时,他们执意要去拜访。 “戴维走过的路,我以前经常走。”
要是抱有「非黑即白」的心态,有时会妨碍恩宠的运作和成长的过程,令人气馁不敢踏上光荣天主的成圣之路。我们应记得「在巨大的人性限度中迈出一小步,较诸表面安逸而终日不求上进的生活,更为悦乐天主」。
每月一次的月会好似心灵家园,在这里,大家亲如兄弟姐妹,坦诚开放、真诚分享,每月的聚会成为了我们的渴望。在“夫妇恳谈”的服务和参与中,我的司铎生命有了重大转变。
接触到了更多拥有十个元宝和五个元宝的人,回望自己可怜巴巴的一个元宝,内心顿感愤怒不公、灰心失望,有人变成了网络喷子,隐藏在网名后,用键盘复制传播着愤怒、自卑、失望,或者勉强压抑着自己潜在的愤怒,牢骚满腹,无法找到解脱的办法,甚至成“
这些树枝传达欢乐、胜利、和平和希望,也象征牺牲和永生,弥撒结束后,教友将降福过的橄榄枝或棕榈叶带回家,如同把和平、宁静与和谐一起迎回家,并与亲友分享,把它们放置客厅或有意义的画上,等待来年四旬期的圣灰周三烧化成灰烬
这个上智安排的倡议旨在帮助天主子民,在当今世界的创伤与希望、挑战及成就中,以个人和团体回应天主托付给我们每个人的召叫与使命。今年,我期望以“圣召既是恩宠也是使命”这主题作为大家省思和祈祷的指引。
大约在15、16世纪的时候,玫瑰经祈祷才慢慢地成为了普世教会内的一种热心敬礼。
翻云覆雨成往事,明月清风冷看人。兰亭美好今非晋,洞口桃花也笑秦。园是主人身是客,圣君还有几年春?”赵得诗之后,就打消了原来的想法。比起那个徐池来,可以说是提前觉悟,转祸为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