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管窥大洋彼岸的华人教会
2015-07-28

有一次,蔺神父带领6位教友去秋云家探望其卧病在床的老父亲——82岁的细弟老人,老人看到那么多教友们来探望他,用中文为他祈祷,非常感动,坚持起床与大家一起共餐。

善表流芳 千秋垂范
2011-03-03

段主教的同乡、同学也是同事的志渔神父曾极富感情地说过:从那一天,段主教就开始背着沉重的十字架,真难为他,真辛苦了他。神父的话简单明了,生动准确。

北京教区神学进修班全体学员到访河北教会
2002-06-19

新教友在病房中的福传今年复活节领洗的新教友若瑟患脉管炎住院期间,与妻子小达两人热心为病房的五位老人服务,并向他们自豪地介绍了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使病人们对天主教有了深刻的认识。

去,向一切受造物宣报福音(二)
2003-10-10

神父组织这个福传座谈就非常及时,那么将来如果哪个教区避静或开会,我们是不是敢去给他们宣讲?我想每位神父都愿意传福音,就是因为方法不当,力度不大。你想改革,但有一位老教友提出批评,你就不敢动了。

回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2014-11-05

回族秋明是800壮士的幸存者之一、四行仓库战役最后撤退的轻机枪手,当时他藏在仓库里的麻袋包中。用机枪和手榴弹伏击包围上来的日军,打死许多敌兵。

在美国教会服务的中国神父
2013-11-13

我的主教是德高望重的怀信主教,他对我人生信仰的成长以及我的司铎圣召都有着非常大或者说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没有主教的培育、教导和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

王艾明:本笃十六世对中国教会的神学启迪
2014-09-25

他本人的神学取向是加尔文传统,因此,以加尔文传统去推崇、敬仰和传承本笃十六世的神学原则和成就,这本身就独具一格,特极其高端的神学建树。

利玛窦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
2012-02-21

为此,适应政策成为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的基本标志[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北京:人民,2003),346页。]。

天主的安排真奇妙
2014-06-13

“天主在我身上了好多的奇迹,不断地给予我力量。”常艳丽感恩地说道。因为家里不富裕,小叔子一直未娶。她听说有一个女人结婚两年多,因为没能生下孩子,丈夫与其离了婚。常艳丽便将她介绍给了小叔子。

我在美国过圣诞
2011-12-29

在中国城的容堂里服务的本堂神父是一位会讲广东话的美国神父,特别的可爱,学着中国送红包的礼俗,在弥撒后发给每人一个红包。等你开心地接过来,打开,让你笑弯了腰,里面装着一块巧克力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