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五一常去西安,了解教会的急需,为西安南堂印刷经本、歌本等进行指导,联系厂家,也常帮助修女们印刷急需的资料。
2006年3月上旬信德同仁也曾赴宁波教区拜访胡牧,采访、学习,对胡主教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
通过谈心和分享我们生活中,以及世界上发生的故事,从而加深我们彼此之间,以及对我们自己,更加了解和欣赏。
了解老神父的一些国外教友,偶尔汇钱补助神父的花费,但神父却毫无保留地献出来用作建筑教堂之用,神父的用品可以说都具“古董”价值了。他没有居住在用他全部积蓄所建筑的新神父院里。
后来在基督教历史著作中了解到该规程对于整个西方修会制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还是认为,这规程和当代人的生活丝毫无关,尤其是与我没有关系。
他对佛学的兴趣首先是因为需要在浩瀚的中国文化中精化自己的研究,同时也是由于个人的爱好,希望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宗教。他选用“弥”作为自己的中文姓氏,“弥”是梵文(Maitreya)的翻译和谐音,意为仁爱。
他们了解中国疫情的严重,因此预见性地没有把儿子送去幼儿园。“疫情期间我们更加注重个人卫生,比如更勤洗手和习惯性地戴口罩。我们全家最后一次在外面参加的弥撒是1月23日,之后只有通过网络方式参与。”
此外,因为有不少来自于国内的孩子们因为疫情回不了国,所以我时时和学生们保持定期网上谈话,了解他们的近况,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疫情。
献上一叶棕榈TeresaTseng摄感谢老奶奶给予的启迪,从参与礼仪中,也认识到大自然的恩赐,了解棕榈所承载的意义,此刻,千言万语都不及献上一叶棕榈,共享大自然的丰盛及天主无限的爱与美善。
通过银富勋神父个人自述,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这位前辈坚韧不拔的修道历程,最终大器晚成,完成了这位忠仆的夙愿,成了天主葡萄园的好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