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茫茫的红尘中,作者真实地体验到了耶稣从最后的晚餐到十字架上的祭献完成这中间所经过的每一桩苦难事件。背起你的十字架,来跟随我。这就是圣召。最终,他和耶稣一起复活了。
只有靠天主的力量,勇敢接受家庭生活中的十字架,就如主耶稣勇敢面对苦难死亡一样,如此才能迎来复活重生的喜乐。
在举扬圣体时,我们要求天主因耶稣的苦难救赎功劳可怜我们,宽恕我们及家人的罪。在举扬圣爵时,我们要求耶稣的宝血洗净我们灵魂的罪污,也赏给我们灵魂生命的活力,并减轻炼灵的痛苦。
他们曾经一起修道,一起迈向神圣的祭台,一起热心为教友们服务,也一起经历时代的种种苦难,一起为主流过血、淌过泪……如今,他们终得团聚,执手共叙往事。神父将不再孤单,不再凄寂。
当我们遇到苦难之时,我们要多恳求圣母的转祷,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圣母说的:“耶稣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圣母升天,她已到达了圆满的得救境界,进入了完全的荣耀之中。
在这苦难和死亡的可怕之夜,愿一道新的希望曙光升起!愿众人选择和平。在人们受苦时,但愿不再有人擦拳磨掌。拜托、拜托,我们不可对战争习以为常,让我们所有的人大声呼求和平,从阳台和大街小巷呼喊!和平!
在他的女儿王丽霞老师的悼词里,我们获知在文革的年代中,王教授被打成右派,他把一切不公正的和非人的待遇,都当成是对他信仰的考验,从来不和人斤斤计较、记仇怀恨,他说:“要信仰就要有牺牲,就是要准备经受苦难
玛利亚在分担了她的无辜圣子的苦难和被钉十字架的痛苦之后,也体尝到圣子复活那无可言喻的喜悦。愿结合于基督的光荣的圣母保佑我们,引导我们走在彼此友爱关怀及和平的道路上。
今天,我们要特别将目光转向圣城耶路撒冷——耶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的见证人,以及在圣地所有的基督信徒团体。
和平祷词引导基督徒超越情感本能,培育内在和谐的灵性品质:(一)在痛苦中创造意义:教宗方济各在2024年和平玫瑰经祈祷中效法此精神,呼吁基督徒在战争蹂躏的时代“抚慰痛哭者,擦去泪水”,将个人痛苦转化为共担他人苦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