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有两位修女和本堂苏圣意神父的陪伴和操劳,大家感到格外的温馨如家,期间,大训堡堂区不断有教友为学习班送来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用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原教区茨林堂区九十岁高龄的兰哲一神父与回家省亲的服务于上海教区的吴宣传神父
中文以及历史、地理等课本,系采用天主教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出版的课本和《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1953年六冲关中修院与小修院合并,1956年修生10余人全部升入大修院。
他们来自七个省份和两个直辖市,分别是广东、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内蒙、上海和天津。虽然路途遥远,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爱好,激励他们克服了各种不便和困难。
记得母亲节那天,弥撒结束后,有位山西榆次的教友与我们几个接待员谈了家事,说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已有对象,是教外人,他们不同意,她是为此事专程过来劝说女儿分手的,要我们为她女儿祈祷。
马义谷是意大利拿波里人,被认为“是油画在上海的最早传播者”。在马义谷“所教过的学生”中,中国画家刘德斋是一位重要人物。自1869年起,刘德斋成为土山湾画馆主任助理,开始主持绘画和雕塑工场的日常事务。
“爱得愈深,活得愈真”,这是我对上海修院9年修道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上主对我最大恩惠的明证。在牧灵生活中,我常常向上主呐喊。有些人说我是一个麻烦,主也可能会讨厌我的。
她笑着说:“1996年我领洗,2000年丈夫入教,2007年我们奉献大儿子去上海修院,因为我们是教友之家,奉献是教友应尽的义务,为光荣主,还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呢?
终于满全了多年以来的夙愿,今年六月中旬能有机会到上海佘山朝拜圣母。
大上海,这颗屹立于中国东方海岸的明珠,以其发达的商业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同胞。街头巷尾,时时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处处高楼林立、道路通达,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06.11.28-30,铎职·福传·传媒讲习班在石家庄军兴宾馆举行,为期3天,来自河北、山西、山东、浙江、北京、天津、上海等17个省、市、自治区的68位神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