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给它起的名字,实际上是当地某一平信徒的住家,我们在那里举办祈祷聚会、要理学习、查经分享等活动。附近的本堂神父有时会来此举行圣事,但通常这里只有平信徒们、几个修女和传教之家的负责人。
他说,去年是埃森与香港缔结为「姊妹教区」五十周年,当时的汤汉主教率团到访当地。他说,埃森主教座堂同样奉葛达二圣为主保,他劝勉参礼者效法圣葛斯默和圣达弥盎跟随基督,克服人生逆境。
在这里第一年的困难在于适应,当时读哲学,是新的学科,又要适应语言和当地日常生活事宜;第二年我们要补不少科,往往未能亲身上堂,其时同学间便要互相帮助,录下课堂内容。
到1930年时,因一名当地信佛贫妇得见圣母显圣,为还愿谢恩而举债托人至法国购买打造一尊圣母像安放堂内的事件使得狼山堂的朝圣地位正式确立,每年前来朝圣人数络绎不绝,尤以上海、江南一带最为热心。
本人一向对足疗之类的神奇功效半信半疑,然而,不久前在为某修会团体讲课一周期间,禁不住几位过来人修女和教友的强烈推荐,让当地足福堂创办人,亦即吴若石神父的弟子,王建军教友门下的一位小徒弟每天按摩半小时左右
恰恰相反,利用暑假良机,中国各地教会以不同的形式和规模,为当地和邻近地区的公教青年们举办了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意义的暑期活动,目的就在于给平时忙于学业的青年朋友们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信仰、灵修和生活营。
二、恩宠满溢后来本堂神父请了河北的一位修女来传教,当地的方言对于北方人来说很难听懂,汪姐会说普通话,再者两人都是70后,有共同话题,很聊得来。
18日在开县教堂、在灾区居民家中,我们亲眼目睹了9·4特大洪灾所留给当地人民的严重损失和不堪回首的痛苦回忆。
1658年回杭州后,得当地总督的支持,大力传教。在天水桥附近购地扩建圣堂,1659年开工,1661年,杭州新教堂完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庄丽的教堂,亦即今之杭州市天主堂的前身。
这个“原始的圣神同祷运动”在思想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圣经的注解采取“基本主义”(Fundamentalism),即是相当地按照字面去解释,态度也十分保守;第二,在宗教生活方面他们是属于“兴奋派”(Riviv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