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神父还有一个善行,每年的3月19日圣若瑟瞻礼,他都要买三个22公分的大蛋糕,分送教区若瑟修女会、奉若瑟为主保的东堂及自己安居的天颐安老院。
在我童年时期,接触过不少信德坚强的老教友,他们不仅虔诚祈祷,三句不离本行,见人就讲道,而且善行丰富,家庭圣召不断。就如我的舅爷(母亲的舅舅)和外婆,他们的教诲至今仍记忆犹新,振聋发聩,激励着我前进。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作为一名老教友,李玛丽始终坚心依靠天主。她经常一大早祈祷,把孩子和一家人的平安幸福托付在天主手中,将一天交于天主,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常当做克己功夫奉献于主。
福传不能光靠神父修女,我们都是天主的工人,都要来收割庄稼。其实福传并不难,像干农活,没干过的人不知如何下手。我和姐妹们常走门串户,在圣神的帮助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圣教会自古以来就有照顾病弱的爱德习惯,今天,世界各地众多的教会慈善机构内,修士、修女和教友们在无私热情地服务着受各种病苦煎熬的人,麻风病人、智障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兄弟姐妹。
仅有的几个修女,也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刘静山到宁夏主持教务,受命于危难之中。
老神父不仅温和良善,待人热情,深得教内外人士的爱戴。在牧灵工作方面也为我们立下了芳表。从以下的几件事情中便可见其一斑:工作不辞辛劳开放初期,河北的献县教区百废待兴。
有人叫他老黄,也有人叫他黄老,更多的人叫他黄师父,他自称黄老头,而他自己的真名好些人叫不出,连他自己也淡忘了。
高龙神父在他的《江南教史》中有一段描述:“如果你去徐家汇档案库翻阅一下,你会惊异地发现其中竟有如此多的手稿出于费赖之神父的手笔;如果你再深入研究其手稿内容,你会更惊异地感到他对老耶稣会的历史,竟了解得如此广博
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是天主教会中的精英组织,他们都是学有专长的老教友。他们义不容辞,应该在知识分子队伍中起到“酵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