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自1610年耶稣会在华传教事业奠基者利玛窦去世至明清鼎革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耶稣会在华传教事业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对这一段时期的中国天主教史,我们称之为后利玛窦时代。
与会期间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和解与解决冲突的典范圣保禄》、《圣保禄与现代教会牧灵职责》、《圣保禄,宗教对话的榜样》、《综述圣保禄书信中阐明的家庭是教会的摇篮》。
有在堂区服务的神父,有修士、修女,几位老教友的参与也让人们感受到礼仪的传承;3、参与者提问积极踊跃,以至提问讨论时间常常不够;4、日程安排灵活多样,既有三位礼仪学专家的40分钟重点发言,也有20分钟的论文宣读
1953年他以「圣奥思定教会论的天主子民及家庭」一论文,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四年后,他再以「圣文德的历史神学」论文,荣获正式大学教授的资格。
在为期两天的讲座交流中,来自海内外、全国十大修院、6个备修院、21个男女修会的院长、教务长、导师、教区代表,修士修女共70多位代表进行了诚挚的交流与分享,论坛共发表论文27篇。
论文摘要: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宗教与战争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复杂多变。有些情况下,宗教成为引发战争的源头与力量;而在另外的情况下,宗教则成为人道主义救助,消除战争的因素。
壹、论文大纲摘要一、利玛窦在华传教历程1、利玛窦来华的背景2、利玛窦的生平简介3、利玛窦来华思想的转捩——合儒、补儒、超儒4、小结二、利玛窦在传教策略的启示1、和谐政教关系的缔造者
宗教公益事业与和谐社会(概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罗琤博士依据材料:—1949年后部分省、市、县出版的“新方志”—基督教全国两会和部分省、市、县基督教两会有关材料—其他
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的经验(概要)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理事长释妙贤就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的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三方面谈起:一、增强公益意识慈善是许多人追求的信仰,是
课程结业时,学生向宗座拉特朗大学提交的小论文获得通过后,将被授予“普世教会社会训导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