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李玉科的传教心火高涨,不断汲取教会新知,帮助堂区搞福传工作。信仰的种子虽然只有芥菜籽那么大,但最终会长成一棵大树。
以下几个有趣的福传小片段,见证了福传的点滴在人的心坎里,确实能泛起阵阵涟漪,从中亦为我们未来的福传工作,带来新的启迪。
我是一名传道员,在实践中我体会到:福传要多元化,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我们福传的对象是面向所有的人。那么,在我们面对的群体中,从知识结构、年龄差异、环境氛围都不尽相同。
而这也促使了我后来在给孩子们讲课时开始提醒他们所具有的福传使命。说起来也奇怪,当时就有很多小孩子响应号召,表示要向自己的同学讲自己在教堂所听的小耶稣的故事。
在我们太原总堂有许多传道员是我学习的榜样,其中有一位让我特别敬佩、爱戴并一直影响着我的信仰生活,她就是77岁高龄的郭秀清老师。她工作认真,做事严谨,从不接受任何人的谢礼。
这让我想起了福传工作。一位福传工作者其实就是在经商,只不过经营的不是物质商品,而是天国的喜讯。要让别人接受你的道理,除了有为天主的事业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教宗上任后,马上处理困扰教会多年的性丑闻,为天主教徒、穆斯林教徒、犹太教和不同信仰与种族,建立沟通与桥梁,并应对贫穷、性别歧视和民族冲突的种种问题。他的独特风格,大胆言论,让世界刮目相看。
这本书题名为《未知的将来,关于数码新世代的谈话》,其中收录了与金融、医学、军事、资讯和企业等领域精英分子的14篇访谈,阐述数码革命正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并预设不久后的将来。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一本《重新发现天主教的真谛》(“信德”出版),书中竭力推崇天主教信仰中的普世价值,其中也谈到了福传工作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我认为对我们日常的福传也有一定的帮助。
我认为,教宗播下的种子将发芽生根。 问:坎塔拉梅萨神父,作为教宗的讲道神师,让您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答:我要再次说,我很钦佩他的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