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你,我不害怕;有你同行,我就有足够力量面对现时的疾苦,并效法你,以我的痛苦作奉献,为我的家人,及所有受苦的人代祷。
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该表现信望爱敬精神,仁慈、良善、博爱、诚朴、谦虚谨慎、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地关注他人的疾苦,并尽力救助,使其脱离危难,走出困境。
何以视而不见人间疾苦?!”让坏人丧亡,善人长寿,这是人们共同的心愿,然而这却不是上主的作为。
教宗的弥撒讲道从人类的这种处境谈起,指出天主的慈悲并非遥不可及,各种疾苦都能在天主慈悲中找到有效的救援,我们应孜孜不倦地汲取天父的慈悲,并将慈悲带给世界。
这增进了教会的凝聚力,促进了信众间的和睦相处;他不在家坐等人来求教,而是克服病痛走访教友家庭,去到乡镇深入村寨关心信众信仰活动、生活疾苦,向人宣讲福音至爱真谛、教理、教规,牧灵工作有声有色。
大家满怀同情,有的姐妹主动帮助他们打扫房屋清理卫生,有的姐妹真诚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疾苦,嘘寒问暖,促膝谈心,安慰鼓励他们。渠彩凤修女是医生,还为他们检查了身体。
同时也看耶稣基督以他的言行以及他生命的每个时刻在赎每个人的罪,担负所有人的疾苦。许多人伦理道德丧失、淫行乱为。耶稣却以独身的奉献、以纯洁无瑕的爱去爱天主和全人类。
圣培肋根一生所受的疾苦,一变成为他的荣冠。他的赏报就是天堂,那里也是我们遥盼的幸福之所。“我们今生所受的苦楚,与将来在我们身上要显示的光荣是无不较量的。”(罗8:18)
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所肩负的是我们的疾苦;他所承受的是我们的疼痛;……他被刺透,是因为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为我们的罪恶。
另一方面,教会“如同她的老师那样”,必须深入“实际生活,亲自了解婚姻生活中夫妻二人和为人父母者的每日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