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医疗改革掀起了社会争论,美国主教团呼吁社会别让这项改革危害到穷人和较脆弱的人。参议院几天前讨论了特朗普的提案,由於未达到法定人数故将之推迟表决。
据《梵蒂冈内部通讯》报道,在日前接受西班牙媒体《新生活》(VidaNueva)采访时,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全面阐述了教廷改革、圣座对目前时局的看法及立场、教宗牧灵访问之旅及所传达的信息、与教宗不受约束的亲密关系等
全球约百个教会改革团体联合呈递一封请愿信,请求教宗方济各给予天主教平信徒在教会决策上「有效的声音」。
方济各致力于改革,但其首要之务并不是制度的改革,而是心灵的改革。他行动的真实结果很难估计。然而,在某些重要阶段,他全力推动的这种改变有时会显露出来。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教会开始酝酿进行礼仪改革。即在1986年召开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和全国天主教第二届代表大会上,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礼仪改革事宜。
法国外长库什内(B.Kouchner)与教廷国务院与各国关系秘书长曼贝蒂总主教(D.Mamberti)12月18日签署有关协议。目前法国5间天主教学院约18000千名学生可因此受惠。
这样做就是要把礼仪改革放在启示的范围并且同教会传统有连续性。
教宗的讲话以圣座改革为重点,列举了引导这项改革的12个准则。教宗首先解释个人皈依的准则。他说:个人皈依很重要,若无个人皈依,结构上的一切改变都无效益。改革的真正精髓在於进行改革的人,人才能实现改革。
这个教廷官方电台强调,天主教徒参加这次游行,「是为了说服总统奥朗德(Hollande)不要将同性恋者的婚姻合法化,以及容许他们拥有领养权,也就是所谓为所有人而设的婚姻」。
摘要:1622年,罗马教廷成立传信部,其目的在于联络、协调及统筹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会。作为首任秘书长,英戈利试图理清传教工作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路径,为未来发展擘画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