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在一个全球化和失去根基的世界中,苦修为受到许多分裂痛苦的人类是具説服力的忠贞标记;隐修院的修女度苦修生活不是因害怕而逃避世界,而是继续留在世界上,但不属於世界。
这种慈爱能让耶稣的门徒不失去他们所领受的子女身份,把彼此视为同一天父的子女。天主子女在生活中实践的爱,映射出永无止境的天主慈悲(参阅:格前十三1-12)。你们不要忘记慈悲和奉献、宽恕和奉献。
《在新世界中传福音》是大公会议后最好的牧灵文件、至今都没有失去现实意义。我没有觉得被误解。我感到自己被伴随,各种人的伴随,青年、老人……。
不要让教外人因着我们的恶表而对信仰、对天主失去兴趣。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天主的安排。我们只需按照内心的感动去做该做的,天主的旨意就在我们的顺服中完成。
一个常向人借贷的人因为习惯了欠债便不觉得是亏欠人的事,因此很容易久借不还,这样一来,必定因此失去信用。有的时候应许到什么时候偿还,到时候竟忘记以致没有偿还,或是事实上没有偿还的力量,以致不能偿还。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所推动和倡导的也是如此……有时我们为了获得友谊可以失去一些东西,并为所有的人树立榜样,最后我们变成朋友并成为同一个家庭的成员,这样,天国就在人间得以实现&
他这才开口说话,从交谈中听出,他对去世的母亲和妻子有一份思念和不舍,一直没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我开导完之后,为了让他高兴,拿出两个圣牌由他选一个,他高兴地笑起来,异常珍惜地收起来。
孩童时的各种创伤也会造成性格上的消极性;对人对己不自觉地失去信心和怀疑,对事物的观点及感受存着歪曲性的偏差和凝固,心灵处于怯懦、自卑、退缩、依赖和贫乏的状态。
尽管他的职位是神圣的,尽管其神权不会因为个人的德性问题而失去神效——因为司铎是以圣教会的名义而行使神权的,以至连他最不圣善的神职行为,也常常以教会的圣善做后援,并借着它而改观——但在面对自己崇高而神圣的职位时
但它也提醒世人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如果失去根源和方向所要面对的危险。因此,教宗为人们提出好的建议,同时警告人们所要面对的危险。然而,这些警告却常常被认为是争辩,有侵犯人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