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这种观念的引导,人们不顾一切地冲向成功,舍弃了家庭、健康、朋友,甚至将灵魂也弃之不顾。但达到所谓的成功之后,却发现原来自己舍弃和抛弃的才是快乐和幸福的根本。成功神话还会误导一些人走入歧途。
教宗说,这些人的宣讲始于受迫害和极度悲伤时刻,他们终于得到了喜乐。他进一步解释说:要是我们打算走世俗的路,与俗世妥协,我们便永远得不到上主的安慰。
教宗方济各来到受苦人当中,目的是唤醒人的良知,战胜那使我们麻木不仁的冷漠。这位来自世界尽头的教宗在欧洲的最南端从事他的首次使徒之旅,这里是寻找希望的难民遭受痛苦与接受慷慨援助的地方。
可是,我找不到一个受造物永远不死的受造物———来爱慕我我需要一个取我的人性,可以吃苦的天主,来作我的哥哥。 啊!我心爱的净配……祢竟然俯听了我。为叫我心喜悦,祢变成了一个有死的人,倾流了祢的圣血!
岳父出生在一个虔诚的教友之家,从小受父母的熏陶,信仰坚定而稳固。十年动乱期间,他从不说背教的话,更不做有损天主的事。为了信仰,他甘愿放弃大工厂那种舒适的环境,从大城市太原迁回阳泉郊区河底村。
畏惧是自觉到在天主的奥秘和受造的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信德、祈祷会克服畏惧,坚信生命不是孤独的冒险,而是天主陪伴的经验,天主经由我们的慷慨和随时聆听而进行运作。”
除了难以避免的外界压力,受单位领导或同事邻居的歧视、猜疑,讥讽等也时有发生。
当时,我感到很屈辱,回家告诉母亲,母亲总是说:“别理他们,天主知道我们在这个村受的凌辱,他会赏报我们的……”母亲常说:“天主赏给我的子女,我一个也不能丢。”
仅举一例:王保恩是义堂的一个教友,他受会长们的影响,义堂没有弥撒时,他就到北堂、进德老年之家参与弥撒。
在贫困国家里,家庭受的苦是穷苦和被遗弃;在富裕国家里,家庭受的苦则是分裂瓦解,人类天生的自然结构颠三倒四。教会能够给世界带来什么希望,以便支持人类社会的这个基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