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仁爱医院里的一些热心教友在闲暇时常给易多默讲些有关信仰的道理,此时一直渴慕真理的他,如鱼得水,抓住每一次机会与他们探讨真理,扩展信仰的领域,同时他自己也在工作之余常去教堂,听神父讲道,以加深对信仰的认识
他说,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与我们的救主具体地相遇,祂推动我们与他人相遇并永远改变我们的生命。换言之,是耶稣的爱催促我们向众人宣报喜讯。其次,教宗方济各强调祈祷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的团体是信仰的团体,信仰团体的历史便是团体的救恩史。因为上主是历史的主宰。团体的发展便是基督妙身的发展。未来的团体的建设是依赖上主的仁慈。“若不是上主兴工建屋,建筑的人徒然劳苦。”
问:可以说,信仰是通过人的经验吗?答:信仰在成为信德之前,它是一种相遇,是一种关系:一如打乱宗徒们正常和日常生活的相遇与关系。
每当看到梁铎,就决志将来一定要做一名像梁铎一样合格的、有圣德的、实践使命的神父,要么就不当!
,使更多的人,无论亲戚朋友、或是初识的陌生人,都更信服他,更愿意走进他;谁家有什么纠纷,有什么矛盾,也总是请他去主持调解;谁人有什么苦,有什么难,也更愿意去找他倾诉;在修建有形的教堂的一生中,他更亲身实践了天主的圣言
lsquo;你们对我最小的兄弟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你若有能力做到,不要拒绝有求于你的人行善’(箴3:27)……于是,我决定实践天主的圣言
他虽然在两千年前带着他的身体升了天,但他的爱依然临于人世,与我们寸步不离,他在不停地实践他来不是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玛9:13)的诺言,所以他特别关心罪人的悔改,耶稣显现给圣女玛加利大说:罪人在我心里
不仅如此,他让有文化的年轻教友抄写圣经,为的是让他们牢记圣经,更深刻的了解圣经,认识耶稣,聆听福音圣训,实践天主圣言,在生活当中活出福音精神,做名实相符的基督信徒。
(6)领圣体后经前,再一次向天父表白自己的心愿,并能在心中提出下一步在生活中的要实践的计划或志向。这样我们每台弥撒都会有新感觉、新收获,在生活中也会有新动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