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我首先向教会的牧人、主教和司铎提出这项要求:你们都是基督信仰和司铎圣召的主要负责人,你们不可将这项任务当作例行公事。
因此,我们不要把寻求喜悦和追求‘一种特殊效果’相混淆;我们的时代能够根据消费需求而生产这种特效,却不懂得按照‘持久’这一重要指标来寻求喜悦。
德肋撒修女对曾经伤害她的人爱得那么真诚,起初,她在卡里神庙旁的临终关怀院为不同信仰的危重病人服务的时候,一些激进的印度教徒们纷纷强烈反对,他们不仅用冷言恶语攻击修女,甚至还手持匕首威胁恐吓,但修女却不计前嫌
神父的目光会在每一个教友灵魂上停留,但是不会偏袒哪一个灵魂,一旦神父的作为无法理解,便觉得信仰索然无味,弥撒也不参与了,教会活动也不参加了。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种与信仰关系的断裂。
这悲剧不仅在历史中发生,也没有随着耶稣的事件而结束。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悲剧。这也是我的悲剧。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能说:‘我懂得认出我蒙受眷顾的时机吗?天主探访过我吗?
她直觉地意识到耶稣不仅能治好身体上的疾病,也能治好心灵的创伤,相信祂能够使她重新受造!这需要很大的信德。教宗重申,接受改造,这是耶稣带来的健康的恩宠。
对当时的以色列子民而言,安慰正是能够走上天主指引的道路,不但能返回祖国,也能回到天主身旁,恢复希望和微笑。教宗说:当我们处在黑暗及困境时,我们笑不出来;正是希望让我们学会微笑,找到那条走向天主的道路。
教宗表示,耶稣族谱提醒我们记忆的恩宠,不忘却的恩宠。
我们知道,修和圣事是天主接纳、包容、宽恕忏悔者的圣事,在此圣事中,人最能体验到天主的慈悲,神父代表耶稣行此圣事,不单单赦罪,或者充当判官的角色,更应该体现出天主慈悲的接纳和宽恕。
约纳先知试图逃避天主的召叫,不愿为天主的拯救计划服务。教宗方济各称约纳是一位走出去的先知,也是一位逃跑的先知。天主派他去边缘地区,去尼尼微,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向城里的居民宣讲悔改。